,忽然臉色一變,寒聲道:“是誰?”
狄驚弦尚未開口,刁玉鳳忽然搶道:“是獸修者。”
(按:一些妖魔鬼怪,唐突界會出現。)
落頭民:
又叫飛頭撩,百鬼夜行中稱之為飛頭蠻,是南方一種妖怪,他們的頭可以飛出體外,他們族中有一種叫蟲落的祭祀活動,因此整個族群也被人稱為蟲落。
三國時,吳國將軍朱桓有一個婢女,每天晚上別人睡覺後,她的頭就飛走了。從狗洞和天窗中進出,用自己的耳朵當作翅膀。快天亮的時候,她的頭再飛回來。身邊的人發覺不對,就在夜裡點了燈去看那婢女,見她只有身體沒有頭,勉強有呼吸。
人們用被子把她的身體蓋住。到拂曉時,她的頭飛回來了,但因為被子遮住了身體,頭就不能安上去,掉到了地上,她的頭嘆息著十分愁苦,身體的呼吸很急促,好像快死了。於是人們就拿掉被子,那頭又飛起來,安到了脖子上,一會兒就平靜了下來。
朱桓以為這婢女是個怪物,嚇得不敢再收養她了,就讓她走了。曰後詳細地去了解她的情況,才知道她是落頭民。當時南征的大將軍得到過很多這種人。又曾經有人趁落頭民的頭飛走後用銅盤蓋住他的脖子,讓頭接不回去,他們就死了。
(來自幹寶《搜神記》,落頭民的其他事蹟《拾遺記》《博物志》《酉陽雜俎》也有記載)
螭魅:
螭魅(音吃妹)又名魑魅,是山林中的異氣化生的鬼怪,殺人無形。
(《左傳》:“流四凶族渾敦、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螭魅。”杜預注:“螭魅,山林異氣所生,為人害者。”)
獏?:
穿著破爛衣服,手指長如利爪的人形妖怪,喜歡襲擊單身的旅人,吸食人腦,可用滾燙的大石頭擲殺。
(來自《神異經》)
九尾:
青丘山上長了九條尾巴的妖狐,吃人,聲如嬰兒。
(見於《山海經》,《吳越春秋》中有說到:塗山氏是九尾白狐後裔,大禹治水的時候一隻叫女嬌的白狐看到了他,一見鍾情,唱道:“綏綏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後來二人相戀,於塗山結為夫婦。)
菌人:
一種非常小的人,像地上的苔蘚一樣。
(《山海經》:“有小人,名菌人。”)
耳中人:
一種生存在人耳中的妖物,在人耳中竊竊私語,常常使修煉者誤以為修成了內丹。
(見於《聊齋志異耳中人》)
應聲蟲:
一種生存在人喉嚨中的妖怪,會重複你所說的每一句話。
(見於《朝野僉載》,《隋唐嘉話》,《夷堅志》,《本草綱目》等等書中,如《本草綱目》中說:一個叫楊勔的人被應聲蟲附身,一個道士知道了,說你拿一本《神農本草經》讀。他就照做了,讀到雷丸的時候應聲蟲沒敢應聲,於是楊勔買來雷丸吃了,嘔出來一個兩寸長的人形物,病就好了。)
野狗:
獸首人身的妖怪,吸食死人的腦漿。
(見於《聊齋志異野狗》,這篇非常精彩,群屍跳起的想象讓人十分敬佩。說的是反清復明的於七之亂中,清兵殺人如麻。鄉民李化龍避難趕上清兵搜山,躺著裝屍體。清兵過後不久,忽然,那些斷頭斷腳的屍體都跳了起來,像樹林一樣密密麻麻的站立著。一個就剩點兒皮連著腦袋和身體的屍體說:“野狗來了,怎麼辦?”屍體們嘴裡都說“奈何奈何”,說完就又都倒下了。李化龍嚇懵了,顫顫巍巍地站起來想跑,卻看見有一個東西走過來,獸首人身,面目猙獰,趴下來撕咬屍體的腦袋,吸食屍體的腦漿。李化龍趕緊藏在其他屍體下面。怪物一個又一個地吸,不一會兒就要吸李化龍,搬開了李化龍身上的屍體,李化龍情急下摸到一塊碗大的石頭,狠狠砸向怪物的嘴巴。怪物慘叫著灑下鮮血逃走了,李化龍撿起了怪物的牙,回到鄉里給大家看,沒人認得出來是什麼東西的牙齒。)(未完待續。)
第四百一十八章 水窟窿拿土填
“又是獸修者!”
狄舒夜臉色陰沉如陰霾籠罩,這獸修者當真是無處不在,從最初在自己體內種下獸種,到後來葉雲舟,黃泉學院的竹篾兒,渭水之中的紫川,再到如今的義父,似乎無論哪裡都能看到獸修者的影子。
狄驚弦卻是面如春風,爽朗笑道:“很久以前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