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牧講到這裡,江思甜又說道。
“‘田氏篡齊’和‘假道伐虢’這兩個詞我知道,假道伐虢說得是晉獻公借道東虢國去伐虞國,回來時一併連東虢國也給吞併了。
對了,我記得《三十六計》中也有這個詞?
至於‘田氏篡齊’的典故我就不太清楚了。”
“嗯,第二十四計就是假道伐虢,今天暫且不提這些,關於‘田氏篡齊’和‘假道伐虢’這兩個事件的典故與野史將來有機會再說吧。”林牧回答。
江思甜點了點頭,說道。
“好,那你接著說。”
林牧繼續說道。
“周武王姬發克殷(殷為商朝)後,定都‘鎬京’,並在洛邑定‘九鼎’修第二首都,鎬京是歷史上最早稱為“京”的城市,也是華夏最早期的城市,為西周首都沿用近三百年。
在此,三年後周武王駕崩,幼子周成王‘姬誦’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的輔佐下繼位,後又經周康王,周王朝迅速強大起來。
這期間大約經歷了40年之久,所有史家稱之為“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四十餘年不用”。
直到傳至周穆王時,周王朝的國力達到整個西周的巔峰。
周穆王名‘姬滿’,一生喜好東征西討,遊離四方,其中《山海經》所載周穆王在崑崙瑤池見到‘西王母’的事流傳最廣。
提到周穆王,還有一個需要提到的人,那就是他的飼馬官,也就是司機——造父。
傳說造父駕車可以日行千里,因幫助周穆王及時解決了徐國徐偃王造反的危機,後被封在趙城。
造父的是‘飛廉’的第四世孫,如果飛廉你不太清楚的話,他兒子‘惡來’肯定聽過的吧,就是曹操誇讚典韋的話‘古之惡來’的本尊。
這父子倆都是在商朝時效力的,後來武王克殷後,後代歸順於周王朝。
再追本溯源的話,造父的祖先叫‘大費’,是輔佐大禹治水的重要功臣,大費在‘舜’時期的時候被賜了姓氏,為——嬴。”
聽到這,江思甜不免驚訝地說了一句。
“啊,嬴?那不是秦始皇‘嬴政’的姓氏麼?”
“對,就是這個了,造父被封在趙城後,他那一族就成為趙氏,為後來的趙國始祖,幾十年後,造父的侄孫‘非子’又因功封於秦,那便是秦國的始祖了。”林牧回答。
江思甜聽到,著實驚歎了一會兒,默然說道。
“聽你這麼一說,史上好多人都聯絡在了一起,歷史還真是挺有意思。”
“那是當然,李世民和魏徵就曾說過:‘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的。
歷史,本就是一面鏡子,自古以來很多事並不是‘無獨’的,而是‘有偶’。”
“你繼續說,繼續。”江思甜聽上了癮。
林牧有喝了幾口水,接著說道。
“周穆王,在東征西討時,其中征伐了西面的兩個國家,一個是‘西戎’,一個名叫‘犬戎’,並且是大獲全勝。
歷史上,對於周穆王征討這兩個國家的說法眾說紛紜,我在聽父親談及這些事,他說過其中一個原因,那就是當年‘古公亶父’被迫離開原屬地就是因為這兩個戎族人的侵擾所致。
所以到了穆王時期,周朝國力最為強盛的時候,為古公亶父的後人周穆王,為雪先人之仇.
先人之仇,才征伐的這兩個國家。
不過,也是正是因此,為後世留下的無窮的遺患。
俗話說‘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王朝興衰也同樣合乎這個道理。
由於周穆王喜好東征西討,甚至到了窮兵黷武的地步,致使周王朝國力到達頂峰後開始迅速下落。傳至周厲王‘姬胡’的時候,實行“專利”政策,導致名不聊生,終於爆發‘國人暴動’,史上又稱‘厲王奔彘(zhi)’,意思就是說周厲王被人民趕走,逃到‘彘’那個地方,彘也就是現今山西霍州市,後來也死在了
那裡。
再後來,周宣王‘姬靜’繼位,雖然有過短暫的“宣王中興”的過程,但終究還是沒有阻止西周王朝的覆滅。
等傳到他兒子周幽王,對,就是那個為博褒姒一笑而‘烽火戲諸侯’傻缺哥們,被‘申候’串通西戎、犬戎兩族所滅,這也是公元前771年的事情了。
之前咱們經過滎陽時所說的鄭國開國國君——鄭桓公,便也同他的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