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禮,說自己管教不嚴,下人們碎嘴說閒言閒語,絕不承認方家主子說過這些話;一面命身邊楊媽媽送蔡氏進去,說自己要送客,不然親自去對郭親家賠罪。
她本想親自送蔡氏回去,免得蔡氏在吳氏面前亂說。
後來又想:她能攔住一時,還能攔住一世?橫豎這件事吳氏總會知道,不如就讓蔡氏告訴吳氏,自己這裡想個妥當法子善後。
是的,這件事絕不是賠個罪就能完事的。
楊媽媽得了嚴氏吩咐,殷切地拽著蔡氏走了。
蔡氏還意猶未盡,一路叨咕叨咕,說方家說嚴家。
嚴氏是送客出來的,客人是嚴家請來的媒人——龔夫人和蔡家三太太,來方家和嚴氏商議親事細節,再由嚴氏轉達郭家。
送走龔夫人後,嚴氏回屋,坐著生悶氣。
蔡氏一番話很令她羞惱。
蔡氏說的沒錯,“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
大方氏這些年靠著清啞這個兒媳賺了不少銀子,原本嚴氏這次給巧兒添箱,就是間接向清啞向郭家盡一份心意的意思。如今被下人這麼一說,再被蔡氏這麼一鬧,方家成了無情無義的了,得了便宜還賣乖,怎不叫她羞愧。羞愧之下,她覺得原先準備的東西少了,若拿出去添箱只怕要被郭家人笑話,說還不夠郭家女兒奉獻的九牛一毛。(未完待續。)
第1151章 郭家的未來
她最要臉的人,蔡氏咋呼呼的,說話她還能承受,若是親家吳氏知道了,不鹹不淡地說上一句,她可承受不起,這也是她沒有當場跟著蔡氏去對吳氏賠罪的原因之一。
吳氏比蔡氏,那是綿裡藏針,戳人不眨眼的。
吳氏比阮氏,說話更鋒利、手段也更老道。
這婆媳三個,是各有特色。
嚴氏賭氣,要爭這口氣,要大方氏還這個人情。
等方瀚海回來,她便命人請他來商議。
她說,這添箱不能用方家二房的私房來添,必須從大方氏公賬上走。蔡氏說的對,方初已經分門立戶了,憑什麼清啞要白白對大方氏貢獻技術?如今清啞侄女出嫁,大方氏難道不該添一份嫁妝?
一面將蔡氏說的那些話、算的細賬學給他聽。
方瀚海也聽得眉頭直跳,這不等於打他的臉嗎?
他雖然不做方家家主了,但還暗中掌著大方氏。
他便氣呼呼道:“按十萬銀子給她添箱!”
嚴氏皺眉說太多了,巧兒不能同清啞相比。
當初清啞出嫁時,各世家都花了十萬以上的銀子,變相償還她轉讓技術的人情。若對巧兒也按這個數添箱,嚴氏怕族中人認為她有私心,畢竟巧兒是嫁去嚴家做媳婦,這等於從方家搬銀子去嚴家。
等適哥兒娶媳婦時,大方氏多花些還能說得過去。
再說,巧兒還有幾個妹妹,若對她同清啞一樣添箱,將來郭家其他女兒出嫁,方家要如何添箱?一個多一個少顯不公平;全都一樣方家吃不消,也沒那個道理。
兩人又商議一回,最後定了三萬銀子。
這就算還人情了,否則的話,嫁女兒這麼多也夠了。
方瀚海又嚴厲地問:到底是誰這樣大膽碎嘴,說這樣閒話?可查出來這閒話從哪起頭的?可是有人居心不良、存心挑事?
說起這個,嚴氏又頭疼了。
說閒話的幾個媳婦,有兩個是她身邊伺候的,還有兩個是幽篁館的管事媳婦,還有一個是方初清啞從南邊帶來的。
郭家人來後,她們都參與了整理巧兒嫁妝。她們見清啞給侄女的陪嫁,遠遠超過了郭家給巧兒的陪嫁,不免背後議論,說大奶奶把婆家東西往孃家搬什麼的,硬給孃家撐臉面。
還有就是從嚴家那邊傳過來的閒話,說巧兒要家世沒家世,嫁妝肯定也少的可憐。幽篁館這邊下人要為郭家爭臉面,分辨說巧兒姑娘的嫁妝必不會少,大奶奶肯定為侄女添箱,還有方家也不會坐視不理,也會幫襯親家長臉面,不信等著瞧好了。等郭家來京城,嫁妝一擺開,她們都眉開眼笑,都覺得自己猜對了,因此議論。
後一個原因嚴氏不願意告訴方瀚海,那都是梅氏惹的禍。
梅氏丟的是她孃家的臉面,她胳膊折了袖裡藏,自個憋著。
她便將前面那個理由說了,又說自己處置結果。
方瀚海罵道:“惹事的東西!”
又叫她嚴加管束,不可再生事。
嚴氏便把家中上下男女執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