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0部分

朵朵道:“你聽說了什麼?”

柳乘風道:“此人就是個紈絝子弟”

他說到一半,朵朵不禁冷冷地道:“我卻瞧著他頂好,總不像有些人那樣沒有心肝。”說罷,旋身走了。

柳乘風呆了一下,某些人是誰?太可恨了,做人怎麼能沒有心肝呢?只是不知哪個倒黴蛋得罪了朵朵公主。

柳乘風想了想,又覺得有些不太對勁,最後搖搖頭,想這些做什麼?

他好不容易從宣府回來,如今進了宮,見朱佑樘無恙,心裡便一塊大石落地,此時歸心似箭,倒是很想回家見見自己的妻子了。出了宮,柳乘風坐上來時的馬車,吩咐一聲,這一隊人便擁簇著柳乘風的車駕飛快地向溫家駛去。

柳乘風回京的訊息已在京城裡傳開,這訊息一傳出,什麼謠言都停止了下來,大家都在說柳乘風圖謀不軌,擁兵自重,現在倒好,人家居然孤零零地回來了,所帶的護衛不過數十人,到了京師,直接入宮去請見,這事實擺在大家面前,便是臉皮再厚的人,只怕也不好意思再編排了。

不過柳乘風這一次突然回來,行蹤卻引起了所有人的猜測,這個傢伙回來做什麼?他進了宮,又和皇上說了什麼話?

只是很快,一道旨意下來,算是徹底地讓所有人傻了眼,柳乘風因功敕為錦衣衛僉事,國朝百年來,還沒有一個這麼年輕的錦衣衛僉事,僉事這個官兒干係可不小,其重要姓更不必說,若說錦衣衛是朝廷,那麼這僉事就相當於進了錦衣衛的內閣,有了很大的話語權,至少在親軍裡頭成了一個不容小視的人物,每個月北鎮撫司的公議,柳乘風也有了參加的資格。

第三百一十六章:為朝廷獻身

恩旨的頒發,表明的是宮裡的一種態度,你們不是都在彈劾嗎?一道旨意下來就是告訴大家,你們所說的所謂罪名,宮裡統統不信,柳乘風無過,有功!

所有的議論全部偃旗息鼓了,事實就在面前,多說無益。

只是這麼個年輕的武官,卻受到如此的重用,當然少不得讓人眼紅。

至少對相當一部分人來說,自個兒寒窗苦讀十餘載,論學問,論吃受的苦,哪一樣不比這姓柳的多,可是自個兒灰頭土臉,他卻是春風得意,實在讓人心裡不舒服。

與之相比的是,聚寶樓那邊,當曰卻是沸騰了,由於利好因素的影響,各種貨物價格齊齊上漲,以至於不少商賈連吃飯的功夫都沒了,一雙眼睛死死的盯著隨時可能變動的物價板子一動不動。

有時候物價本來就是受信心影響的,商賈們有了信心,認為近來的需求會增加,自然會大量的收購各種貨物,而市面上的貨物大量收購,產生不足,這就導致了貨物的缺乏,物以稀為貴,價格自然費漲一漲不可,而價格的上漲,也推動了生產的熱情,哪些貨物漲了,各地的作坊見有利可圖,就會不斷的擴大規模,增加人工,提高生產,以追求更大的利潤。

事實上,這一年多來,大明的生產規模已經增大了許多,一年前,京師一地的絲綢生產是一萬二千五百匹,可是到了現在,居然到達了恐怖的九萬四千餘匹之多,規模足足增加了近十倍,原先生產絲綢的女工只有兩千餘人,而現在則有一萬七千人之多,這個規模其實還在增大,因為需求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

原因無他,商貿的迅速膨脹,讓這京師不知多少人一夜暴富,這些人暴富之後,絲綢就成了他們的必需品,再加上許多的工匠、女工被招募,工錢也隨之增加,這些人,多少也會買一身絲綢衣衫,畢竟手裡有了現銀,自然免不了要消費一些的。

如此一來,從前只有商賈和達官貴人所用的必需品,漸漸的也成為了尋常百姓人家奢侈品,雖然用的不多,可是這些人人口眾多,消化的絲綢也是不少。事實上,京師本地產的絲綢已經供不應求了,供應京師的絲綢大多都是從江南來的,再加上聚寶商行也在大量囤積絲綢,將相當一部分絲綢出關至藩外去,因此絲綢的產量雖然增加了近十倍,市面上的絲綢反而需求更多起來,在這種情況之下,也帶動了不少新奇的行業,如成衣鋪如染坊等等。

柳乘風的一舉一動,都關係著物價的變動,其實柳乘風或許自己不知道,至少在這聚寶樓,所有的商賈都把柳乘風看作了晴雨表,若是柳乘風沒有了動靜,市場也不會掀起大浪,可是一旦升了官,這就說明他的聖眷不減,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聚寶樓能或多或少得到朝廷的一些支援,如此一來,未來的行情可以預期,大商賈們自然可以放心的囤積貨物,或許擴充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