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讓生命更歡樂。但科技進步顯然還沒有達到這樣的高度:為每一個誕生的嬰兒,植進一粒釋迦牟尼思維的晶片,讓每一個新生命的靈魂中,都生長一株嫩翠欲滴的菩提。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杭州洗心亭記
洗心亭在杭州著名風景區雲棲竹徑之內。雲棲竹徑在西湖之西,九溪之北,五雲山之下。晉時於此建五雲寺,後屢建屢廢,終至荒圮。僅於竹徑裡得見洗心亭一座,雖非古物,然清秀可愛。
我遊覽到此,踱步亭中,禁不住浮想聯翩:
亭名洗心,當以心為重,以洗為要。古有餐霞友鹿之賢士,隱居山中,友人造訪約他做官,聽了這等髒話,他慌忙跑到泉邊洗耳;更有牽鷹狎鷺的漁翁,往來江上,風月相逼誘他入局,遇到這種事情,他乾脆坐到水中濯足。隱士與漁夫,以山中歲月為清,以世俗生活為濁。唯清之境,有泉石千回,有煙霞萬軸,有穴可居,有藤可床,有消磨永日的殘棋,有喧譁竟夜的秋雨;唯濁之境,有色相千般,有風情萬種,有權可握,有利可圖,有一笑傾國的紅顏,有百吃不厭的佳餚。感嘆人間世,清濁兩重天。洗耳94與濯足,潔身當自愛。
然耳不必洗,髒話說了千遍,你沉在與山花對語的禪趣中,又能聽見什麼?然足不必濯,你痴在與江鳥為侶的詩境裡,又能敗到哪裡?是真才子留大手筆,唯真性情得大道理。
大道理是什麼?最勤莫過於洗,最髒莫過於心。人生百年,須臾不可放鬆的,便是洗心。
心為何物?儒家說“由內聖開出外王”,這“內聖”便是儒家對心的最高期望。心為聖,聖是禮儀,聖是仁德,以禮儀待人,以仁德持世,凡我國民,必有泱泱大家的風範。
心為何物?釋家說“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佛乃釋家最高境界,無善無惡,不垢不淨。六根清淨,暢遊大千世界;五蘊皆空,普度一切苦厄。不修來世佛,看住自家心,凡我眾生,必得蒼蒼智慧之菩提。
聖心為一,佛心不二。治世重在治人,治人重在治心。智者常嘆人心不古,陽明先生疾呼“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皆因世事推移,人心易變。天有常道而人無長心。心賊之人若為民,殃及者僅及家人與鄰舍;心賊之人若為官,受害的將是眾生與社稷。縱覽域內,居心不良而為官者,似乎不在少數。在他們看來,95追名逐利,可以出人頭地;趨炎附勢,可以沐猴而冠。為一己私慾,敢置人民利益而不顧,徇黨羽私情,視國家公德如草芥。情不真,國事焉能託付?心不正,*怎能根除!以民情為鏡,方知孰美孰醜;以民心為鑑,分清誰惡誰善。眾心即我心,才是光明磊落之境;洗心與治國,即是“內聖開出外王”。
行世不可虛偽,做人先要洗心。唯心淨者,可為民之楷模;唯心清者,可作國之公器。心清心淨,即聖即佛。可親上古之賢,可開來世之風。民心清淨,國家祥和;官心清淨,國運隆昌。
徘徊杭州此亭,深感風物宜人。翠竹萬竿,森森夾道;古樹千木,峭峭臨風。更有一溪清泉,於亭前結潭而過。眼前山花雜落,耳中鳥聲互答。於此處洗心,真能領略到天人合一的妙諦。
願此亭長在國人心中,為心之清靜,長洗不疲。
華山下棋亭記
趙匡胤在成為宋朝開國皇帝之前,曾來華山拜訪隱居於此的一代名士陳摶,兩人于山中對弈圍棋。後人彰其勝,便在其對弈之地,建亭紀念,名下棋亭。
亭在東峰之側,一座窄僅盈丈的小山峰上,四周孤峭,去來之路,皆藉助於貼壁之鐵鏈攀上東峰。上有青天不可覆,下有深淵不見底。因此,來華山的遊人,多半隻能在東峰上,對下棋亭憑欄一望。能援鐵鏈而下到亭中作一時半刻之盤桓者,實乃少之又少。我來到亭中,坐在石凳上,看著石桌上的棋盤,緬想千年前的那一場盛事,心情肅然,卒不能不發一言:
一個天之驕子,一個世外高人。一個金戈鐵馬,志在千秋社稷;一個閒雲野鶴,心連百丈煙霞。兩人對弈華山,逐鹿棋枰。手起手落,咫尺間風雲變色;眉蹙眉舒,須臾間人神易位。涇渭在100其腳下,黑白在其眼前。沙場秋點兵是英雄氣概,松下問童子是仙家從容。陳橋兵變雖是後話,但殺機已從眼中射出;華山煉丹正值此時,看逸氣自他髮際留連。千兵萬卒死而何惜,只需賺得勝券在手;一爐一扇用而可貴,也好贏得雲水在胸。
英雄與神仙,過招在千仞蒼崖之上。蕞爾之地,龍騰虎躍。棋有棋風,弈有弈趣。一個月下揮斧,一個綿裡藏針。一個層層緊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