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部分

殿上眾臣都因為這一道聖旨而目瞪口呆,誰能想到,皇帝居然為了圓自己的面子,竟然將樞密院副使的頭銜賜給了一個宦官!儘管這個宦官戰功彪炳氣宇不凡,儘管這個宦官深得皇帝的寵信,儘管這只是個頭銜,從前有些戍邊的官員也曾因為功勞或者權宜而獲授此銜,但賜給一個宦官,這還是第一次,況且是以這樣近乎兒戲的態度?

童貫這個當事人第一時間醒悟過來,心中的狂喜幾乎無法掩飾,跪地山呼萬歲,叩謝皇帝的恩德,趙佶則溫言慰勉,以西邊軍事託付之,張康國一系人馬措手不及,想不到有什麼反擊的手段,只能眼睜睜看著童貫一躍而上此等高位。

高強適才將話題引到對童貫有利的方面,對這樣的結果不能說沒有一點預計,畢竟歷史上童貫創造了太監這一行當的若干記錄,眼下才只是個開始而已,只是事情這樣的進展仍然出乎了他自己的意料之外,隨之而來的便是擔心:“看老蔡京的眼神,自己這一下未必很得他的歡心吶,會有什麼後果?”歷史上,童貫與蔡京原本是親密無間的政治聯盟,兩人間第一次產生裂痕,就是因為宋徽宗趙佶將最高階的官銜開府儀同三司(俗稱使相)授予童貫,蔡京酸溜溜地說了一句“使相豈應授宦官?”

眼下的蔡京卻一無異狀,也不知是對於童貫獲得僅次於自己的官銜採取了默許的態度,還是也措手不及,沒想好怎麼應對,總之是領了聖旨便默默無語。

出使一事就此告一段落,朝議又轉向了財政方面,新的錢引即將發行,按照蔡京的奏議,今屆錢引將以一比四的比率兌換過去的舊會子,僅此一項便可為朝廷帶來鉅額進項,足可應付西邊的戰事費用。

這時代的文臣們並不是八股裡面考出來的,懂經濟的專門人才著實不少,雖然限於當時時代的侷限,經濟理論方面極為幼稚,但不代表他們的頭腦中就沒有關於經濟和理財的邏輯。紙幣最早在唐代以飛錢的形式出現,當時是以匯兌為主,到大宋統一戰爭攻克了四川之後,將川中的銅錢盡數搜刮一空,而以便宜的鐵錢代替,對富庶的四川進行經濟上的掠奪,而正因為鐵錢比銅錢更加笨重,這才使得交子這種紙幣開始出現。

到徽宗的哥哥哲宗當朝,紙幣的發行範圍已經擴大到了川陝各地,山東河北也有一些使用,而京畿湖廣與東南五路則不在錢引的發行範圍內。

一幫文臣在那裡說的起勁,稱引的卻都是以往的一些簡陋的紙幣經驗,高強聽的幾度發噱。在他看來,貨幣就是貨幣,一個國家的主貨幣,只能有一種形式,尤其是在這資訊和交通不發達的古代,錢幣體制更是要保持極度穩定,否則給社會經濟生活造成的危害是難以估量的。這時代對於紙幣的謹慎態度還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從實物貨幣向紙幣過渡,在歷史上是付出了無數代價,沒有成熟的貨幣理論和足夠的貴重金屬儲備,沒有哪個國家敢於將貨幣制度建築在區區幾張紙片上。

想歸想,他是不敢開口了,剛剛一說話,童貫得了特進銜,更加了樞密副使,已經不知道有沒有惹蔡京生氣,這貨幣制度是蔡京的地盤,沒有和他事先溝通好,還是別貿然說話的好。

哪知蔡京卻沒忘記他,說了一會錢引發行的事宜,忽然向趙佶道:“官家,今提舉東南應奉局高強,在東南自辦大通錢莊,所發之銀票大行於東南,商賈稱便,臣以為,此銀票對於我朝錢引不無借鑑之功,不妨請高應奉說說其中道理。”

“啊?”高強心裡一哆嗦,就像是被老師突擊考試的學生一樣,這題目根本沒準備過,到底要如何作答呢?“老蔡啊老蔡,就算你對童貫這樣的升遷不爽,用不著把我放到爐子上烤吧?”

腹誹歸腹誹,既然已經被點名,硬著頭皮也得上了,高強向趙佶磕頭,又向殿上諸位大臣都行了禮,而後將自己的錢莊業務約略說了一下。好在朝中的文臣多半是蔡京一系,因此倒沒人過分駁他面子。

等說了一會,中書侍郎梁士傑(原大名府留守,蔡京的女婿)皺眉道:“高應奉的錢莊倘若本錢豐厚,匯兌生意作的大了也沒什麼問題,只是這等銀票只好用作大宗往來,卻與本朝的錢引有異。”

“誰說古人沒見識?誰說的我跟他急!”高強再次感慨,古人與今人的區別,大概類似與某些農村人與城裡人的區別,在於接觸的資訊量大小而已,同一件事情要是以同一個起點讓古代人和今人競爭,鹿死誰手當未可知啊。

“梁中書所言極是,下官辦這錢莊,說起來乃是不務正業,自然更不會去弄個錢引之類的出來。只是以下官經營銀票匯兌的經驗,若要這銀票為商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