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大學(2)
東京大學學生總數約27000人,有本科生16500人、研究生9000人,其中有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約1800人。教員近40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佔56%。
官僚的溫床
東京大學建校以來培養了大量知名人物,據說當代日本知名人士中東京大學的畢業生約佔半數以上。
以政界為典型,人們說東大是“官僚的溫床”,“總理首相人才的發生地”。這些說法從字面上看好像誇張了些,但事實也確是如此!僅法學部的4萬畢業生中就有2700人在官廳工作過。日本首相總理大臣中,二戰前有1/3出自東大,二戰後則基本由東大人包攬。
在野黨中有共產黨的宮本顯治、上田耕一郎,社會黨的在田知己。新民連的田英夫、江田五月等均出自東大。在社會活動家中有曾擔任過中日友好協會副會長的向隆坊,“魯迅通”竹內好等。
在科學家中有長岡半太郎(後為大阪大學首任總長)、高木真治、近藤平三郎、小平邦彥、茅城司等知名學者。還有歷史學家井上清,經濟學家大內兵衛。
在文藝方面亦是人才輩出。大文豪中川端康成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還有夏目漱石、森鷗外、永井荷風、廣津柳浪世界聞名。北樺派有志賀直哉、菊池寬、芥川龍之介,以後者命名的“芥川獎”為日本國內著名的文學獎。短歌俳句方面有權威正岡子規,詩人上田敏,作家壇一雄、太宰治、三島由紀夫、名峙潤一郎、鈴木三重吾等均是國內受人歡迎的藝術家。此外還有演員山村聰、南原宏治、平田昭彥,歌手加藤登紀予,多才多藝者橋木治等。
在日本較大的公司中任董事長、總經理、部長等重職者尤以舊帝大畢業的人居多,據資產在10億日元以上的公司統計,在這些公司中擔任上述重職的人,東大畢業生要數第一,所以又有“東大人掌握國家政治經濟命脈”的說法。
決不人云亦云
東京大學保持著傳統大學的特徵:多學院、多學科。目前全校的學科差不多全是老學科,辦學水平很高,幾乎所有學科均能授予碩士和博士學位。對新建學科和教學上的改革持慎重的態度,他們認為必須保持學校的一貫傳統,不要人云亦云,方能辦出高質量和自己的特色。“以質取勝”,“以質取量”是東大的辦學目標,全校教職員工是這樣認為的:保持學校的穩定和學術上的高水平是維繫學校尊嚴和榮譽所不可缺少的。
因此他們在培養人才方面著眼於高質量,為達到這個目標,他們採取了一些措施:
* 為控制學校規模,不宜把學校辦得過大,以維持學校運轉的高效率,目前一直把本科學生人數控制在15000人左右;
* 強調大學在搞好教學的同時,開展科學研究,多出世界前沿的學術成果;
*精心選擇,建設一支高質量的教授隊伍;
* 教學上強調基礎知識教育,規定4年制大學生必須有兩年時間在教養學部學習共同必修基礎課和一部分專業基礎課;
* 建立導師帶研究生制度,對研究生嚴格要求,同時充滿愛心,悉心指導等。
在日本,學生以在東京大學學習為幸,教師以在東京大學任教為榮,這股風已在東大校園傳播開來,成為東京大學的一種無形的凝聚力量。今天,東京大學不僅對國內,而且對世界都有巨大的吸引力,它被稱為世界性的一流大學是眾望所歸,當之無愧的。
校園生活
東京大學有著理性和務實的辦學理念,它嚴謹治學的氛圍無處不在。但這並不意味著在這裡的生活是枯燥和無味的。
理性與務實的校風
在東京大學的辦學理念裡,你幾乎捕捉不到文人氣息,相反,它給世人的印象,更多的則是理性和務實。
走進東京大學的圖書館,你就可以感受到這種無處不在的嚴謹治學氛圍。東大圖書館設有開架閱覽室和自由閱覽室,除了面向在校生以外,還向社會開放,畢業生只要持入館證或者畢業證書就可以進來重溫學生生活。對於勤學苦讀的東大學子們來說,東大圖書館是他們成長曆程中重要的驛站。
東京大學博物館可以說是這一教育思想的產物,作為日本最早建立的一所大學博物館,它收藏了從江戶時代到現在的東京大學的歷史資料和240萬件研究標本。博物館儘量收藏每個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和資料,以記錄東大的研究歷史。這就是為什麼東京大學授課時能夠儘量使用實物標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