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也不錯啊。”吳節突然好奇地問:“剛才那老闆怎麼對你壞笑了?”
蛾子羞得更是恨不得地上有條縫好鑽進去,慌忙逃了出去:“少爺,我去衙門問過了,今年的縣試在二月九號,沒幾天了,對了,鵝也買回來了。我馬上就殺,你是要吃紅燒的還是清蒸?”
“紅燒吧,對了,把那隻鵝的大羽毛都拔下來給我。”吳節:“我並不是想吃鵝肉啊。”
看了幾頁《金瓶梅》,正看得入巷,蛾子就將鵝毛洗淨送來。
之所以讓蛾子去買只鵝,那是因為吳節想做幾支鵝毛筆,記錄些有用的東西。
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有的東西還是記錄下來為好。尤其是那些從現代社會查閱到的未來幾年,童子試、鄉試、會試和殿試的考題。
所有的電子資料都沒辦法帶到夢境之中,只能先背熟了,然後再在這裡一點點記錄下來。
本來,他的毛筆字也是寫得極好的。可毛筆字這種東西速度實在不夠看,比不上硬筆。
這年頭也沒處買鉛筆鋼筆,只能退而求其次自己做幾支鵝毛筆。
況且,為了保密,他將記錄下的所有文字資料都要替換成拼音字母。用毛筆寫拼音,感覺上總有點怪怪的。
第十二章報名
用小刀削了鵝毛。蘸了點墨汁,一寫,很順暢,速度比用毛筆快多了。
科舉乃是國家輪才大典,最最嚴肅。歷朝歷代對於科場舞弊一事都非常注意,一旦被人抓到,輕輒腰斬棄市,重者抄家滅族。到了清朝,發現舞弊案,考官、書吏、考生從頭殺到尾,砍幾千顆腦袋的事情也有發生。
吳節覺得還是慎重一點的好,若是用漢字將考題和記錄下來,如果被人發現,這輩子就毀了。為了保險,還是用拼音的好。漢語拼音好象是民國時才發明出來的,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近乎天書。
現在是二月三號,離二月九號的縣城試還有六天。六天時間足夠讓自己將範文背熟。
一般來說,縣一共有五場,每場一天。第一天是正場,《四文一篇,也就是依據四書中的一個句子寫一篇八股文。接下來的還第二場又是一篇八股文,然後是第三場的五言六韻試貼詩……
花費的時間頗多不說,對試貼詩吳節也沒有任何認識,手頭也沒有相關的範文。真進了考場,還真得要抓瞎了。
不過,縣試有一個規矩,若是第一天的正試若能被考官錄取,就算過關。至於後面四天,你去不去考試都不要緊。
吳節不會作試貼詩,又不耐煩在考場裡坐四天,這麼冷的天,自己的身體也扛不住。
那麼,必須在第一天的正試就要拿到第一。
對此,他倒沒有任何擔心,依靠著龐大的題庫,還愁不能獨佔魁首?
因此,吳節一開始倒沒有急著去想考試的事情,而是提著鵝毛筆,用漢語拼音將未來幾屆的科舉題目一一記錄在紙上。
習慣了使用電腦,從最開始的全拼到後來的智慧ABC,再到搜狗拼音,寫起來倒也快。不片刻,就整理出了一個目錄。
這個時候,鵝肉那濃郁的香味遠遠傳來,讓吳節忍不住叫了一聲:“好香。”
“午飯做好了,少爺,是不是現在就吃?”
“好的,這個你幫我收好,除了我,別給其他人看到。”
見少爺一臉正鄭重,蛾子慌忙接了過去:“好的,我幫你收好了,少爺,你這寫的是什麼呀,好象不是字?”
吳節:“蝌蚪文,你不用管。”
不得不說蛾子做飯手藝非常不錯,那隻鵝燒得噴香撲鼻,可惜吳節只得了一隻鵝翅膀。
蛾子說,吳家也是大富人家過的。富貴人家講究的是養生惜福,公子你病剛好,不能吃太油膩,也不能吃飽,得慢慢調理。
於是,這頓飯吳節只吃了一隻翅膀,喝了一碗粥,頭也暈忽忽的,好象有點低血糖的跡象。想再吃,蛾子那關卻過不了。
無奈地忍住食慾,胡亂洗了把臉,換了一身乾淨儒袍,朝縣衙走去。
明朝的新津縣城不大,主要是一橫一縱兩條街,走不了十分鐘就能走個穿城。
縣衙門正位於城市正中心的十字口,衙門外的牆壁上正好貼著一份告示,圍了幾個書生模樣的人。
吳節走過去一看,正好是今年縣試的通告,寫明考期和報名地點,以及考場位置。
考期就是本月九號,報名地點是縣衙禮房,考場就設在縣衙大堂。
吳節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