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驚嚇、恐懼、憂傷、焦慮等不良情緒,保持心情愉快,精力充沛。此外,丈夫應積極支援妻子為胎教而做的種種努力,主動參與胎教過程,陪同妻子一起和胎兒“玩耍”,對胎兒講故事,描述每天工作和收穫,讓胎兒熟悉父親低沉而有力的聲音,從而產生信賴感。
另外,丈夫還應主動承擔家務,搞好室內外衛生,防止感染疾病,戒菸忌酒,節制房事,協助妻子做好保健,避免感冒等。
孕中期:開始訓練你的寶寶
[
轉貼自:健康網點選數:147更新時間:2005…2…12]
()
利用第一次胎動
孕媽咪懷孕到第12-16孕周時,寶寶出現第一次胎動。此時,標誌著胎兒的中樞神經系統已經分化完成;胎兒的聽力、視力開始迅速發育,並逐漸對外界施加的壓力、動作、聲音做出相應的反應,尤其對母體的血液流動聲、心音、腸蠕動聲等更為熟悉。
此時,胎兒對來自外界的聲音、光線、觸動等單一刺激反應更為敏感。若我們藉助胎兒神經系統飛速發展的階段,給予胎兒各感覺器官適時、適量的良性刺激,就能促使其發育得更好,為出生後早期教育的延續奠定良好的基礎。
聽覺訓練
此階段胎兒的聽神經與聽覺系統迅速發展,夫婦雙方或孕婦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一段時間,有意識地對胎兒進行相應的聽覺訓練,例如:可以給胎兒播放優美抒情的樂曲、把胎兒作為一個聽眾,與他聊天、講故事、朗誦詩歌,尤其未來的爸爸可以與孕婦體內的胎兒進行有意義的對話等。這些方法都可以刺激胎兒的聽覺發育,而且對孩子未來的聽力很有幫助。為胎兒選擇胎教音樂時,應避免高頻率音樂對胎兒聽力的影響。
觸覺與動作協調訓練
此階段神經系統發育迅速,胎兒對觸覺與力量付出很敏感。夫婦雙方可對胎兒進行動覺、觸覺訓練,例如:輕輕拍打和撫摸腹部,與胎兒在宮內的活動相呼應、相配合,使胎兒對此有所感覺;按時觸控或按摩孕婦腹部,可以建立與胎兒的觸控溝通,透過胎兒反射性的軀體蠕動,促進其大腦功能的協調發育,尤其可以有助於孩子未來的動作靈活性與協調性。
如果你能注意飲食營養、遠離菸酒,如果你能注意避免各種感染和用藥,如果你能保持平和的心態、愉快的情緒,你就給了孩子一個極好的開端。如果你每天能適當、適度地撫摸腹部,為胎兒做做體操;如果你每天能對胎兒說說話,請他聽聽優美的音樂,那麼,你作為未來寶寶的第一任教師就開始上任了。
胎教真有用?聽聽專家如何說
[
轉貼自:揚子晚報點選數:112更新時間:2005…2…12]
準媽媽小朱,自打懷了小寶寶,就買來了一整套的胎教教材——一盒磁帶和一個播放器,小朱深信,從孃胎裡就開啟寶寶的智力,將來他(她)肯定能“勝人一籌”。於是,天天在固定的時段,把播放器扣在肚腹上,讓寶寶聽胎教音樂,一天不拉,直至前不久,她讀到了北京晚報2003年12月7日發表的一篇署名文章,叫作《胎教誤導父母》,而且引題是“胎兒出生後才有聽覺功能,在肚子里根本聽不見音樂”,這讓她嚇了一跳:敢情自己天天做的功課沒有用啊?那麼,胎兒到底有無聽覺功能?胎教真的有用嗎?中央電視臺記者最近採訪了有關專家,且聽專家是如何說的。
專家意見不一
中華預防醫學會常務理事,中華兒童保健學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兒科研究所兒童健康與環境研究室主任丁宗一認為,在不同時代,這個名詞的內容也是不一樣的。我們現在所說的這個胎教,它沒有任何自然科學基礎,也就是說它沒有提供按照科學嚴格設計和論證的東西,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概念,沒有任何證據,它不是一門學科,也不是科學的。丁宗一教授說:因為孕婦的子宮和身體本身有本體的噪音,如腸胃蠕動的聲音、血流的聲音,這些聲音可統稱為噪音。這些噪音對於胎兒的發育,是越少越好。那麼我們如果再人為製造出不和諧的聲音,強加給胎兒聽,無疑會增加噪音對胎兒正常發育的干擾。因為在自然的懷孕過程中是沒有這些人為因素干擾的,如果要做胎教的話,是屬於對胎兒的意外傷害。丁教授講,國內現在有一種三維超常圖,可以看出,胎兒在子宮內對於外界的壓力及聲音的刺激是處於一個抵抗排斥的反應。強行給胎兒施以胎教的話,他的生理節奏也會發生變化。
與丁教授針鋒相對的是北京天壇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