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9部分

後人在重陽節這一天,還有吃“重陽糕”的習氣。那是由於沒有山的中央無高可登,有人就由登高想到了吃糕。以吃糕替代登高,表示步步升高。由於專在重陽吃,就被命名為“重陽糕”。唐時,由於劉禹錫在做詩的時分不敢用“糕”字,致使重陽節又多了一個典故,叫做“題糕”。《邵氏聞見後錄》載:“劉夢得作《九日》詩,欲用‘糕’字,以《五經》中無之,輟不復為。”這樣,才被宋祁開玩笑說:“劉郎不敢題糕字,虛負詩中一代豪。”

古時,重陽糕非常考究,糕上嵌以蜜餞、棗脯。初起,風力正緊,又是放風箏的良好時節。故人們於此時,都紛繁出遊到郊野放風箏。古代重陽節還是騎馬練兵、講武習射的節日。《禮記月令》裡就記載著古代帝王九月狩獵練武的制度。

南北朝時,規則重陽節是軍事操練的節日。據《南齊書》上說,宋武帝劉裕篡晉樹立王朝前,在今徐州之地,重陽節騎馬登項羽戲馬臺,即位以後就規則九月九日為騎馬射箭、檢閱軍隊的日期。相傳,如今盛行的重陽糕,就是從當年發給三軍兵士的乾糧演化而來的。

唐德宗時,曾規則以“二朔”、“上巳”、“九月九”為歲時三季節。從那時起,重陽節的風俗活動,更是提高全國。在重陽登高的同時,唐德宗還鼓舞人民講武習射,鍛鍊騎術。此風不斷因循到清代。直至民國,當時曾衍用重陽登高習武的意義,定九月九日為“體育節’。

第五百四十四章 燒麥

燒麥又稱燒賣、稍美、肖米、稍麥、稍梅、燒梅、鬼蓬頭,在日本稱作,是形容頂端蓬鬆束折如花的形狀,是一種以燙麵為皮裹餡上籠蒸熟的小吃。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噴香可口,兼有小籠包與鍋貼之優點,民間常作為宴席佳餚。在中國土生土長,歷史相當悠久。明末清初起源於元大都,後流傳至京、津稱為燒麥,而後至江蘇、浙江、廣東、廣西一帶,人們把它叫做燒賣;南北方的燒麥在製作材料做法等方面有很大差異。

燒麥是非常引人喜愛的特色小吃,據說起源於包子。它與包子的主要區別除了使用未發酵面制皮外,還在於頂部不封口,作石榴狀。最早的史料記載:在十四世紀高麗出版的漢語教科書《樸事通》上,就有元大都出售“素酸餡稍麥”的記載。

該書關於“稍麥”注說是以麥面做成薄片包肉蒸熟,與湯食之,方言謂之稍麥。“麥”亦做“賣”。又云:“皮薄肉實切碎肉,當頂撮細似線稍系,故曰稍麥。”“以面作皮,以肉為餡,當頂做花蕊,方言謂之燒賣。”如果把這裡“稍麥”的製法和今天的燒賣作一番比較,可知兩者是同一樣東西。

到了明清時代,“稍麥”一詞雖仍沿用,但“燒賣”、“燒麥”的名稱也出現了,並且以“燒賣”出現得更為頻繁些。如《儒林外史》第十回:“席上上了兩盤點心,一盤豬肉心的燒賣,一盤鵝油白糖蒸的餃兒。”《金瓶梅詞話》中也有“桃花燒賣”的記述。清朝乾隆年間的竹枝詞有“燒麥餛飩列滿盤”的說法。李鬥《楊州畫舫錄》、顧祿《桐橋倚棹錄》等書中均有燒賣一詞的出現。

《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燒賣、匾食有何難,三湯兩割我也會。”傅崇矩《成都通覽成都之食品類及菜譜》中開列了“各樣燒麥,大肉燒賣、地菜燒賣、凍菜燒賣、羊肉燒賣、雞皮燒賣、野雞燒賣、金鉤燒賣、素芡燒麥、芝麻燒麥、梅花燒麥、蓮蓬燒麥……”清代無名氏編撰的菜譜《調鼎集》裡便收集有“葷餡燒賣”、“豆沙燒賣”、“油糖燒賣”等。其中“葷餡燒賣”是用雞肉、火腿配上時令菜作餡製成。“油糖燒賣“則用板油丁、胡桃仁和白糖做餡製成。中國南方還有一種“滷餡芽菜燒賣”。

時至今日,現時各地燒賣的品種更為豐富,製作出更為精美了。如河南有切餡燒賣,安徽有鴨油燒賣,杭州有牛肉燒賣,江西有蛋肉燒賣,山東臨清有羊肉燒賣,蘇州有三鮮燒賣;湖南長沙有菊花燒賣;廣州有幹蒸燒賣、鮮蝦燒賣、蟹肉燒賣、豬肝燒賣、牛肉燒賣和排骨燒賣等等,都各具地方特色。不過正宗的稍麥餡還是羊肉大蔥的,現在呼市人的早點習慣都是以稍麥為主,館子一般都是清真的,味道也較純正,和其他地方的稍麥味道是完全不同的。。一兩是八個,比餃子可是多多了,如果你能吃下半斤,那真算你厲害了。

相關典故燒麥一詞的來歷,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早年的燒麥都在茶館出售,食客一邊喝著濃釅釅的磚茶或各種小葉茶,吃著糕點,一邊就著吃熱騰騰的燒麥,故燒麥又稱“捎賣”,意即“捎帶著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