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應知悉,可惜紅花早已墜井身亡。
“朕,信之不疑。”江采蘋暗生紛擾間,李隆基卻已回與首肯。此言一出,登時引得諸妃嬪各露驚詫。就連武賢儀、常才人亦愕然抬眸,像是毛骨悚然。
江采蘋反而心平氣靜下來,只見王美人啜泣著又哭又笑道:“陛下當真信嬪妾?”繼而雙肩顫哆著,深哽咽道,“此帕上的詩,是嬪妾身邊的婢子,英蓉親手所繡。”
王美人竟當眾招認,毫未避辯,徑自據實告知李隆基,卻是出乎多人意料之外的事。其中尤以武賢儀最為瞠目。
淚痕猶在,王美人垂下眼瞼,一臉黯然的又喃喃道:“不過,是嬪妾逼其這般行事的”
正文 第264章 好事成雙
王美人供認不諱,和盤托出其中來龍去脈,李隆基二話未說,即刻喚高力士去把英蓉傳來。
不過一盞茶工夫,英蓉已是被帶來。連同已然被打得破開肉綻的春杏,一併又被押入閣來。
看眼神貌悽楚的王美人,以及身受杖刑之下半死不活的春杏,英蓉當即伏首認罪,不打自招,認下巾帕之上的詩,乃出自其手。
袍中詩一事,眼看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於人眼前。箇中恩怨糾葛,孰是孰非,卻叫人感慨良多。經此一事,幾人死裡逃生,幾人倖免於難,雖說都是度過一劫,想來不免讓人既後怕又警醒。
原命司膳房備下的晚膳,並未得以開宴,鬧出這種事兒,誰人還有閒情雅緻盡興暢飲,尋歡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