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部分

淺K嗑矗�晃仕�嵌啻竽曇停�骯��厙鰲�

,如果要經過他們前面,一定很快的走過去。字面是這樣解釋的,深一層看他的意義,為什麼孔子看到這三種人神態都會變,而且還特別記載下來,指出這是孔子了不起的地方呢?仔細研究,與心理的觀念、個人的道德修養有關。 現代有一門新的學問,所謂“行為科學”

,或者叫做“行為心理學”

,如果以這一種新的科學觀點,來分析一個人的個性,和他作人做事的思想才具都有關係。由此研究,就可以看出一個道理來了。平時我們在街上看到出殯的行列,不倫不類,沒有禮儀,亂七八糟,以致一般人對喪儀都無誠敬之心,所以一般人對死者也沒有什麼同情之感,有時候還覺得很討厭。 這並不是對死者不憐憫,也不是對喪家遭遇的變故不同情,實際上是社會風氣把禮儀弄壞了。 以前常看見人家門前貼了“當大事”

、“制中”

、“嚴制”

、“慈制”等白紙條——現在恐怕有許多人對這些字條都看不懂了。中國的禮儀,重視人生哲理,素

485

274論 語 別 裁

來認為生死是一件大事,從出生到死亡,在人生過程中,實在是一件大事。 所以家中有人死了,便稱“當大事”。“制中”就是表示在服行喪事當中。 平日稱父為“嚴”

,稱母為“慈”。

“嚴制”就是服父親的喪制,“慈制”就是服母親的喪制。 過去的教育裡,我們對這種家庭,非常誠敬,到了他們的門口,都不敢喧譁。 這個態度有兩種意義:一種是中國傳統文化,對這方面素來誠敬;其次是表示自己的同情心,同情這個家庭發生了變故。 從前在大陸的農村裡,如有人家辦喪事,鄰居親友都會自動去幫忙。因為孝子心情太悲痛了,所以由大家幫忙,不讓他管事。 現在變成好玩的了。還有,過去我們讀書,就受這樣的教育,即使自己的地位很高,官做得很大,回到家鄉,如果經過祖墳或祠堂的時候,在相距一百步以外的地方,騎馬的要下馬,坐轎的要下轎,然後走路步行經過,乘船的要在船上站起來。 直到離開了一百步以外,才能再騎馬或上轎,絕不可以騎馬坐轎經過祖墳或祠堂的。 否則要被人罵,被人看不起。 我們從小在家裡,看見父母長輩從自己的面前經過,都一定要站起來,兩手還要拱一拱。 我個人的經驗,幾十歲了,回到家鄉還是如此。 就是現在想起父親,心裡還是一種敬畏之心。 只是幾十年來,學制改了,改成了所謂洋學堂,把這些禮儀都廢了。所以現在我們的國民禮儀,變得很可笑,中國禮儀沒有了,洋禮節也不懂。這裡就說到孔子對禮儀的重視。 他看到有喪事的人,心裡發生一種同情心,態度也隨之肅然。至於對第二點冕衣裳,穿制服的人,執政的人為什麼這樣呢?因為執政者的制服代

486

子 罕 第 九374

表了國家的體制,就等於我們現在看到國旗,自然肅敬。 對於瞽者,就是對可憐的人,範圍擴大包括了殘廢的人,看到這種人,心裡自然肅然起來。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小動作,沒有什麼要緊,但是從這上面可以看出一個人學問的修養、作人的修養到達什麼程度。拿行為科學來說,一個人看見別人遭遇痛苦的事情,而毫無同情心,甚至於像小孩子看到燒死老鼠一樣,在旁拍手歡呼。試問這是一種什麼心理?孔子看到不但肅然起立,且“過之必趨”

,一定走快幾步,不敢多看,這就顯示他心理上的修養。

不 見 頂 相

下面引用了顏回對孔子的讚歎: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未由也已。

這是顏回對孔子崇敬的評論。“喟然嘆曰”的“喟”字,是嘆氣的意思。 距今兩百多年前的一位才子金聖嘆,許多人都知道他的。 他對《三國演義》、《西廂記》等有特別見解的評論。 他的名字就叫“金喟”

,又名“聖嘆”。據說他姓張,並不姓金。 他為什麼取這

487

474論 語 別 裁

個名字呢?

因為金聖嘆出生時,他的祖父焦急地在廳中等待,當時廳上掛了一幅孔子的像,突然聽見畫中的孔子喟然嘆了一口氣,這時丫環從裡面出來報喜,說生了一個孫少爺。 他祖父心裡很難過,孫子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