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2部分

人類最難抵禦的其實還是自己的好奇心,劉一流也不例外,躊躇半響,還是往山洞走去,也沒召喚八戒和八阿哥和自己一同進去,萬一有啥不測,這兩個也能報個信啥的不是?

洞口平滑的讓人意外,就像是被人一整塊從山崖上挖出一般,不過這顯然是不太可能,就算是以人類現在的科技也遠遠達不到這個水準,可沒有任何刀削斧琢的痕跡,顯示劉一流的猜測還是有可能成立的。

除非只有神仙,用無邊的法力才能造成這樣的結果,劉一流腦海裡突兀地蹦出這個想法,不過也沒多想,反正一路上見過的奇怪事情多了,也不少這一件。

拿著手電筒走進洞口,裡面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昏暗,反而明亮照人,洞內所有的物件都纖毫畢現。

第448章 重生之謎(1)

04…0520:24:26448。第448章重生之謎(1)

山洞並不大,也就竹樓裡一個堂屋大小,一個圓形的石桌放在正中央,靠近石牆邊上有個類似於榻榻米一般大小的石臺,從長寬上來看睡上一個人沒有問題。

除了這些,就別無長物了,而且很奇怪的是,山洞裡分明時常有人清掃,石臺和石桌上都顯得很趕緊,並沒有灰塵滿布的樣子。

劉一流不由一楞,看來這裡的確是有人居住,只是在山腹之處,怎麼還會如此明亮,難不成還有什麼光源不成?什麼火把點亮了能散發出如此柔和的白光,而不是像家裡用的松明一般發出的是紅色的火光,還伴隨著煙燻的味道。

當然他更不會覺得這會是城裡人最常用的日光燈,這地方要是都能有電,那就不會有那麼多偏遠山村還沒通電的現象了,也不能說專門為了亮個電燈,就投資百把萬搞個小水電站吧,就是那幫喜歡用錢砸著玩兒的土豪也不帶這麼玩兒的,至少那不費力,在這連飛機都不能飛的地方建那東西,瘋子也不會這麼幹的。

環顧四周,就見洞頂上有一顆鴨蛋大的珠子,散發出柔和的白色光芒,我去,難不成這就是傳說中的夜明珠嗎?劉一流只覺得一股熱血上湧,怪不得玉佛滾燙的火熱,敢情不是自己想象的啥玩意兒喜歡這地方,就是因為探測到了好寶貝啊,不錯,不錯,不虧是我家傳的好寶貝,真是會替我著想啊。

劉一流拍拍胸前,一是舒緩下激動的心情,二是順便給胸前的玉佛一些鼓勵,這夜明珠的確夠好,等會兒挖下來帶出去,賣個幾百萬是一點兒問題也沒有。

哪知道本來到了這石室後,玉佛已經由草原上的滾燙迴歸了平常的溫潤,彷彿在此刻感覺到劉一流倍感歡欣的想法以及對它自己的定義,瞬間由溫潤變成冰冷,把劉一流冰的一跳。

“我靠,你這是生氣嗎?”劉一流有些傻眼,沒想到這石頭竟然還能靠溫度和自己發上脾氣了。

“得,得,看來你和這山洞必然有什麼聯絡,我先不動這珠子,先看看什麼人住這兒再說。”劉一流也不管玉佛聽不聽得懂,自言自語的嘟囔道。

石室裡再無旁物,除開進來的洞口,也沒有別的出口,就是桌子上擺放著一張不知什麼動物毛皮做成的書卷。

劉一流走近一看,上面洋洋灑灑寫了幾百字的小篆,所用字形根本不是自從1949年建國後推行了50年之久的簡體字,而是晦澀難懂的繁體字。

毛皮上所書寫的文字全部豎行排列,並由右至左,分明是古人的書寫的方式,要知道從百多年的清朝末年開始,因為新標點符號和阿拉伯數字的出現,近代人都已經開始選擇採用橫排書寫方式,直到建國以後在郭沫若的建議下,全民都開始採用我們現在熟悉的橫排並由左到右的書寫格式了。

看來,留下這個毛皮紙張的人至少也是在100多年以前了,這也算是一件文物了。

仗著好歹讀過幾年書,這繁體字連蒙帶猜也能讀懂些,劉一流繼續凝神朝文字望去,第一行寫道:餘葛洪,字稚川,號抱樸子……

劉一流不僅大吃一驚,葛洪是誰他不是很清楚,但這抱朴子名氣可就大了。他在前世的十幾年裡別看學術無成,但對於書籍的閱讀量卻是非常大,各種野史、雜史看過不知凡幾。

關於對抱朴子的介紹從記憶的深處慢慢浮現出來:抱朴子為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世稱小仙翁。他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羅浮山煉丹。著有《抱朴子》、《肘後備急方》、《西京雜記》等。十六歲開始讀《孝經》《論語》《詩》《易》等儒家經典,尤喜“神仙導養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