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則是可以理解和恰如其份的。一九二三年八月,蔣介石作為孫中山的使者前往社會主義蘇聯考察,歷時三月餘,詳細考察其政治、軍事、社會諸多方面,並會晤許多著名的蘇共領導人。俄國人的傲慢、霸道、野心;強加意志和種族偏見極大地刺激了青年蔣介石的民族自尊心,這種情形與二十六年後的一九四九年十二月毛澤東出訪蘇聯的遭遇幾乎如出一轍。考察結果,蔣介石堅信蘇聯是一個更加危險的帝國主義國家,他在給孫中山的報告中寫道:〃……至其對中國之政策,在滿、蒙、回、藏諸部,皆為其蘇維埃之一,而對中國本部,未始無染指之意。凡事不能自立,而專求於人,而能有成者,決無此理!彼之所謂國際主義與世界革命者,皆不外凱撒之帝國主義,不過改易名稱,使人迷惑其間而已。所謂俄與英、法、美、日者,以弟視之,其利於本國而損害他國之心,則五十步與百步之分耳……我斷定本黨聯俄容共的政策,雖可對抗西方殖民主義於一時,決不能達到國家獨立自由的目的;更感覺蘇俄所謂‘世界革命''的策略與目的,比西方殖民地主義,對於東方民族獨立運動,''更是危險。……〃(同上《蔣介石傳》第三十六頁)事實證明,蔣介石對蘇俄的判斷是有一定見地的。從老沙皇侵略掠奪中國,強佔大片中國領土起,到斯大林三十年代趁人之危,直接插手策劃外蒙古獨立;後來干涉中國內政,支援內戰,撤走專家,直至六十年代末醞釀對中國進行先發制人的核打擊,等等,都是有力的證明。從世界範圍看,蘇聯社會帝國主義更是臭名昭著劣跡累累:與希特勒狼狽為奸,肢解波蘭,吞併波羅的海三國;入侵芬蘭,殘酷鎮壓各佔領國人民的反抗,大規模屠殺俘虜;直到本世紀下半葉出兵布達佩斯和布拉格。出兵阿富汗,到處挑動內戰,武力威脅鄰國,等等,真是壞事於盡無惡不作。一九七一年毛澤東主席毅然決定中美和解,共同對付窮兵鞍式的蘇聯人,這樣的高瞻遠矚與五十年前的蔣先生是不是殊途同歸,站在同一民族立場上取得某種超越黨派利益的民族共識呢?……勿庸諱言,蔣介石是個思想雜駁的雄心勃勃的大獨裁者,同時也是個堅定的和偏激的民族主義分子。一般說來,在獨裁者的字典中很難找到〃賣國〃的可恥字樣,因為獨裁的前提是對權力的高度壟斷。本世紀的希特勒、墨索里尼、裕仁天皇、卡扎菲、薩達姆等都是對內實行獨裁,對外進行侵略擴張的不屈服的戰鬥者和惡名昭著的大獨裁者。我們從蔣介石大力擴充軍隊,發展軍工生產,消滅地方軍閥和共產黨,走〃富國強兵〃道路的治國方針中是不是可以看出這個當代中國獨裁者渴望禦侮和重振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大國雄風的某種由來已久的東方帝國之夢呢?可惜的是,歷史沒有給他時間。準確說是日本人沒有給他這樣一個從容不迫的機會。
中日戰爭爆發了。〃亮疇兄哪,你的那些英美朋友有什麼訊息嗎?”蔣介石笑吟吟地迎出門口,對匆匆拾級而上的外交部長王寵惠大聲說道。
〃介公您知道,那些西方人可是滑頭得很。〃王寵惠在屋裡坐下來,掏出手帕抹抹額頭的汗珠回答委員長,〃……四國調停委員會雖然對日本人的野心不滿,但是他們誰也不願意為中國的利益同日本發生直接對抗。英、法、意立場比較軟弱,美國態度強硬一些,但是他們的代表告訴我,西方國家遵守《中立法協定》,直接出兵干預的可能性很小。〃蔣介石的臉拉長了。
他原本心情很好,就像短暫放晴的天空。八月十六日國防最高會議常會決議,由國民政府授權蔣介石為三軍大元帥行使陸海空最高統帥權,統一指揮全國黨政軍進行抗戰。應該說:對外戰爭促使一盤散沙的中國暫時緊密團結在以蔣介石為統帥的中央政府周圍,其黨、政、軍一元化領導的集權程度前所未有,實現委員長多年內戰夢寐以求的個人願望。可是西方國家對日本的軟弱態度直接破壞了委員長的美好心情。他原本指望在上海打一仗,炮火一響,西方列強就會出面調停,從而取得像〃一·二八淞滬抗戰〃那樣〃以夷制夷〃和〃以戰求和〃的效果。
不料這次西方人也拿日本人沒有辦法。
〃娘希匹!這些帝國主義!……欺軟怕硬,統統都是欺軟怕硬!〃蔣介石一生氣,就罵帝國宅義。可是罵歸罵,他心裡很清楚,誰叫你實力不如人,誰叫你恰恰屬於那種受人欺負的〃軟〃而不是讓人怕的〃硬〃的角色呢?〃……介公請息怒。〃剛剛進門的汪精衛、宋子文諸人紛紛勸道,他們都已經知道淞滬第一次調停失敗的訊息。
〃委員長鈞鑒:剛才淞滬前線來電,張發奎部己經肅清浦東之敵,正加緊圍攻閘北殘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