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問:“許久未見吐突將軍了,他很忙吧?”
“吐突中尉奉旨去廣州了。”
“哦。”
馬車進入皇城夾道後,兩側便只能看見高聳的圍牆了。青白相間的琉璃瓦上,浮動著陽光的熠熠金色。一側的青磚牆外,市井之聲不絕於耳;另一側的牆內,則是皇宮大內中莊嚴的寂靜。對比強烈。
從輔興坊到大明宮,要沿著夾道繞過整個太極宮和東宮,距離頗為漫長。馬車徐徐前行,彷彿總也走不到頭。裴玄靜不禁想,如果那天自己跟隨皇帝一起入宮,會是怎樣的情形呢?在這段長路上,他又會對她說些什麼?
事實上,那天裴玄靜拒絕皇帝,完全是一時衝動。因為她在杜秋娘宅受了刺激,所以看哪個男人都討厭,尤其是漂亮的男人!
要是讓崔淼知道,裴玄靜竟然由於吃他的醋而遷怒於皇帝,這傢伙只怕會樂得飛起來。
裴玄靜努力把崔淼的笑臉從腦海裡驅趕出去。在平康坊尋歡是崔淼的權利,自己有什麼理由生氣?更重要的是,崔淼和杜秋娘怎麼廝混都是安全的,而與裴玄靜接近的話,後果就不可預測了。所以當初她才非要趕他走。她還記得最後他說,要做她的一個謎題,不離不棄地糾纏著她。言猶在耳,才過去幾個月,此君就把誓言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不,不要再為崔淼煩惱了。裴玄靜告誡自己,在向皇帝提出入觀修道時,不是就已經想清楚了嗎?從此不涉男女私情,只修煉、悟道,探索人心真理。怎麼才一見到崔淼,便方寸大亂了呢?
裴玄靜暗下決心,等會兒見到皇帝,一定要為那天的唐突向他致歉。
皇帝沒有給她這個機會。
進了大明宮後,馬車經過紫宸殿向西行,駛入一所僻靜的院落。與大明宮中那些氣宇軒昂的豪華殿宇不同,此處房舍小巧精緻,圍出一方幽雅的庭院。庭中花磚漫道,芳草萋萋,栽有十來棵高大的樹木,兩三隻黃雀在掉光了葉子的枝丫間跳躍。
中使介紹:“此處名為柿林院,宮中內翰林的衙所,請鍊師隨我來。”
內翰林是什麼意思?裴玄靜正納悶著,就被引入正堂。
她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
寬敞明亮的軒堂中,四壁從頂至地全都是一層接一層的巨型檀木書架。重重疊疊的卷軸置放其中,無不配以各色錦緞的封帙和絲絛。微風拂過時,卷軸掛下的玉籤輕輕相擊,響聲清脆玲瓏。四具松木扶梯斜靠在書架旁,供人登高尋書。左右兩側的屏風上懸掛著若干字畫,裴玄靜一眼認出的就有王羲之、顏真卿和閻立本的真品。哪一件拿出去都價值連城,在這裡卻被隨意地擺放著。
堂中芸香和墨香四溢,連窗下盛開的水仙和臘梅的香氣都被掩蓋了。
此間的書案也是裴玄靜所見過書案中最大的,僅僅比皇帝的御案小一些。
端坐案後的內官聞聲抬起頭。
中使介紹:“這位是內尚書宋大娘子,這位是裴鍊師。”
裴玄靜明白了,所謂內翰林就是宮中負責文書的女官。外朝負責文書的是翰林院,那麼內廷與之相對應的,就是這所柿林院了。柿林院?哈,裴玄靜恍然大悟,方才庭中所見的高大樹木不就是柿子樹嗎?
而眼前這位女官,當是赫赫有名的才女,宋家五女中的老大宋若華了。
宋若華自德宗七年入宮後,便總領秘閣圖籍至今,才學揚名天下。裴玄靜還聽說,宋若華正在編纂一部共十章的《女論語》,成文後將為天下女子的言行規範。六宮妃嬪、諸王和公主均以她為師,連當今聖上見了宋若華都要尊稱一聲“宋先生”。
宋若華微笑著迎上前來。她已屆中年,可能是用腦太過的緣故,氣色不太好,歲月的痕跡便更清楚地暴露在容貌上,但她的一舉一動都嫻雅有度,展現出飽讀詩書的底氣。
原非以色事人,也就無所謂色衰了。
中使完成任務告退,留下兩個女人自己攀談。
宋若華請裴玄靜落座後,見她還在好奇地四下打量,便介紹道:“宮中藏書盡在集賢書院,在我這裡的,是全部索引和一部分需要校對修訂的珍藏。”又指給裴玄靜看那四具木梯,“藏書分甲、乙、丙、丁四部,各自對應‘經’‘史’‘子’‘集’,並以紅、青、碧、白四色標識區分。所有的玉籤和絲絛均分四色,連登高的木梯也如此。”
裴玄靜由衷讚道:“真是歎為觀止,大娘子鎮日與這些珍藏為伴,難怪氣度不凡。”
宋若華微笑:“鍊師太過獎了。”頓了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