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塞給了史蒂芬,史蒂芬拿起來一看,還是免費的《西雅圖週刊》。
史蒂芬自然不會誤會這個保安只是讓自已看報紙消遣時間,所以立刻將報紙翻到體育板塊的欄目看了起來,從菲麗埃塔對史蒂芬的誤解被消除之後,從上面沒有批判史蒂芬的文章之後,史蒂芬就再也沒有關注過這份報紙,誰知道今天上面竟然又出現了一篇跟史蒂芬有關的文章。
《神奇逐漸褪去,史蒂芬還有什麼值得我們期待的?》看了標題,史蒂芬立刻就看文章的最後,史蒂芬還以為又是菲麗埃塔寫的呢,沒有想到是一個非常陌生的名字,凱末爾莫倫斯特。
這個傢伙又是何方神聖?史蒂芬好奇地把文章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看了之後史蒂芬就把報紙隨手扔到了垃圾桶裡,什麼玩藝,通篇沒有什麼新意,就是統計一下史蒂芬的場均得分,得出來一個逐漸下滑的結論。
然後又把聯盟的各支球隊防守排名排了出來,從中指出,史蒂芬之所以取得這麼好的資料,同時球隊表現也這麼好,主要跟前面的對手基本上都處在防守排名的後半段有關,簡單地說,就是說超音速隊前面戰勝的球隊都是一些弱隊,戰績好也是正常的,而當超音速對上那些聯盟強隊的時候,從來沒有證明過自已。
然後又貌似內行地為超音速隊指出了一系列問題,然後在文章中說道,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的話,超音速隊不會走的太遠,只會有失敗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而那些問題可以說對聯盟任何一支球隊都起作用。
但是這篇文章勝在有資料有理論有結論,如果對超音速隊不是太瞭解的話,同時也對籃球也不是太專業的話,對這類人,這篇文章就非常有欺騙性的,看了這篇文章的人,就會為超音速隊開始擔憂。
特別是這個凱末爾莫倫斯特竟然強烈建議超音速隊減少史蒂芬的出手次數,認為象現在這樣,把球隊的安危繫於史蒂芬一身之上,是一種非常冒風險的行為,一旦史蒂芬表現不好,球隊就會陷入困境。
這個理論看起來也很有道理,可是超音速隊不依賴史蒂芬又該去依賴誰,這個凱末爾沒有說,同時在史蒂芬這種高出手次數的帶領下,超音速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這傢伙也完全無視了。
不過媒體就是這樣,他們有信口開河的權力,當事人卻沒有什麼辦法去反驅,你去跟他們在媒體層面較勁就是自討苦吃,只要你表現好了,自然一切懷疑都沒有了,而對史蒂芬來說,除了個人的資料要好以外,還要球隊的戰績也好,這才是一個球隊老大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
史蒂芬雖然不在意,但想了想還是給菲麗埃塔打了一個電話,摸了摸這個傢伙的底,等史蒂芬放下電話之後,心中頓時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原來《西雅圖週刊》在菲麗埃塔不在批評史蒂芬後,立刻發現報紙的發行量有所下降,發現了原因之後,卻沒有辦法解決,菲麗埃塔不願意再站在史蒂芬的對立面了,他們又不能強制菲麗埃塔去批評史蒂芬,於是他們就想到了一個主意。
他們花費重金從其它媒體聘請了一個專業人士,就是這個凱末爾莫倫特斯,他就是專來用來批評史蒂芬,而菲麗埃塔的任務就是站在他的對立面,兩個人一個誇一個批評,在《西雅圖週刊》上面打嘴仗,以此來吸引人們的關注。
菲麗埃塔告訴史蒂芬,下一期的內容上面就有她專門為史蒂芬和超音速隊寫的正面文章,讓他好好觀看,對於這個史蒂芬倒不是有多關注,誇自已的文章見了多了,沒有什麼可稀奇的,批評的倒是挺少見的。
倒不是說史蒂芬是賤骨頭,不批評心裡就不好受,史蒂芬主要是想透過批評自已的文章,從中分析出自已的缺點或做的不好的地方,然後去改正或提高自已,這才是史蒂芬觀看的目的。
當天下午,超音速隊的下一個對手密爾沃基雄鹿隊飛抵了西雅圖,在臨時的採訪提問中,雄鹿隊的當家球星邁克爾裡德突然被一個記者問道,他和史蒂芬誰才是最成功的二輪秀時,邁克爾裡德突然對著媒體說道:“評論一個職業球員的生涯是否成功,要從長遠來看,至少需要幾個賽季的優異表現,才能說他是一個成功的球員。”
“而無論是我還是史蒂芬,都還算不上證明了自已是成功的,史蒂芬他才打了兩年球,而我已經打了七個賽季,而且他這兩年是一個馬刺隊這麼一個冠軍體系中打球,取得這樣的成績並不讓人意外。”
“我不否認,這個賽季以來,在前面的比賽中,史蒂芬的表現只能用神奇來形容,但是一個賽季並不是只有這十幾場比賽,我認為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