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0部分

集團的創始人、星巴克的創始人,在透過自已的努力成來億萬富翁後,拿出一部分錢購買一支球隊,對他們來說,球隊只是一個工具,也是一個玩具,所以他們通常不會認真經營球隊。

還有的則是把球隊當成自已產業的補充,比如洛杉磯快船隊的老闆斯特森擁有快船隊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出租或出售自已的房子,騎士隊的老闆是為了更好地推廣自已的貸款公司。

當然了,很多人擁有球隊的目的可能是多重性的,比如經營賭場生意的馬魯夫兄弟購買薩克拉門託國王隊的目的除了提高自已的社會地位外,還有好好經營的打算。很少有球隊的老闆是真正喜歡籃球這項運動而購買球隊,山貓隊的小老闆喬丹、馬刺隊的老闆霍爾特、小牛隊的老闆馬克庫班或許例外。

即使是馬克庫班也有可能不是真的,他在大學時期最喜歡的運動是橄欖球,而他暴富後收購小牛隊的行為更象是第三種型別,當然了他對小牛隊的熱愛和投入是真的,但並不一定是為了這項運動。

理查狄維士就是這樣,他並不喜歡籃球,也很少出現在安利球館的包廂裡,除了招待客人向客人炫耀他有一支球隊時,對於這支球隊理查狄維士並不多管多問,按道理說這應該是一個好老闆,就象馬刺隊的老闆霍爾特一樣。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士去處理”,這是美國老闆通常最喜歡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理查狄維士也是這麼做的,對於球隊的經營他很少干涉,但是他對球隊的投入卻不是持續性的。

某些時候,他也對總冠軍有著強烈的渴望,然後就會要求管理層銳意進取,增強球隊實力,比如這個休賽期就是如此,受上個賽季魔術隊打過季後賽的鼓舞,他就向球隊的管理層下達了迅速增強實力的要求。

管理層那敢忽視他的意見,他們可不象維奇跟霍爾特的關係那樣,不能讓老闆滿意,那麼老闆就會讓你不滿意,這年頭想當總經理的人多了去了,所以魔術隊這才這麼急切地簽下了劉易斯。

劉易斯有實力有名氣,雖然他們也知道覺得史蒂芬更有能力也更有潛力,但是史蒂芬那邊對於他們的招攬不太熱情,同時他們在諮詢理查狄維士的時候,狄維士也沒有什麼明顯的表示,只是在聽到劉易斯的薪金要求的時候,表示沒有問題,所以魔術隊的管理層迅速簽下了劉易斯。

一個老闆在日常經營中,對球隊的投入主要是球員、教練組的薪水支出,想要省錢,就找那些新教練或是沒有什麼名氣或戰績證明的主教練,一年二三百萬美元就能打發了,整個教練組的支出也沒有多少,稍微有點名氣的教練,那一年就得四五萬美元了,象傑夫范甘迪就屬於這一級別,而再向上就是那些大牌教練,象老尼爾森、拉里布朗、菲爾傑克遜這些,起薪都在八百萬以上,幾乎是一個明星球員的價格了。

而在球員工資支出上面,敢於超出奢侈稅激發線並且繳納奢侈稅的就是一種大手大腳的行為了,而象馬刺隊那樣,允許超出工資帽,但又不超過奢侈稅激發線,就是一種良性並且積極進取的經營手法,不管這種手法需要很高的技巧和手法,因為你給球員合同很少是一年或兩年合同的,而且一般合同都是以增幅居多,稍不注意就會超出奢侈稅激發線。

所有很多為了省錢的球隊,就會很乾脆地把工作限制在工資帽之下,免得萬一一不小心,超過了激發線,要多掏錢,而從工資帽到最低工資標準之間,就是這類球隊操作的餘地。

如果說一支球隊的薪水支出,僅僅比聯盟最低工資支出高一點,那就說明這個老闆小氣之極,象快船隊的老闆斯特林就是這樣,反正在洛杉磯這樣的大城市,就算是成績爛一點,也不愁沒有人來看球,畢竟洛杉磯雖然還有一支競爭球隊,但湖人隊的票價一直在聯盟前列,能夠享受起的畢竟是少數,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造就了快船隊的不思進取。

而魔術隊,原來一直在第三檔次了,簽下劉易斯,就代表著他們進入了第二檔次,如果德懷特霍華德能夠持續現在的表現,到時候必然是又一個頂薪,一支球隊擁有兩個頂薪球員,而且有一個還是近兩千萬的起薪,必然會導致魔術隊進軍檔次。

因為象劉易斯這樣的合同,不到最後一兩年就很難交易出去,這就給球隊的操作帶來極大的難度,馬刺隊極少給人長約肥約就是這樣原因,因為這樣的球員一旦表現不盡如人意,就等於砸在手裡了,你貼錢都送不出去。

不過狄維士能夠成就這麼大的事業,也是很有決斷的人,後悔的情緒只是一閃而過,繼續把目光放在了球場上,雖然這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