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思考者的風骨,甚至很自然地聯想到魯迅;隱藏在一篇篇小說背後的柏楊,卻是一個飽滿豐富的情感世界裡的柏楊,透過多是挾裹著血淚人生的情感潮汐,依然顯現著柏楊專注的眼光和堅定的思想。
以柏楊的短篇小說集《兇手》、《秘密》為例,柏楊的眼光專注於臺灣社會的底層生活,這是我閱讀的直觀感知。在他以各種藝術方式結構的短篇小說裡,幾乎全部都是掙扎在底層社會生活裡多種職業的普通人——業務員,公司職員,僱員,教授或教師,娼妓等。每個人幾乎都有痛苦到不堪存活的生存難關,都是令人心頭髮緊發顫的悲劇性人生。幾十篇短篇小說裡的百餘個各色人物的生活悲劇,勾勒成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社會生動、逼真的情狀,永珍世態裡的社會不公,虛偽奸詐,金錢和物質對人的形形色色的扭曲,讀來真有屏息憋氣汗不敢出的陰冷和慘烈。
《相思樹》裡寫了一個曾經負過傷的抗日連長,失業落魄,到處尋找打工而打不上工,連坐公交車的五元錢也湊不齊,到一個曾經在大陸時有交情的朋友開的飯館蹭飯吃,不料這飯館主人因入不敷出而破產,竟吊死在窗外的相思樹上。這位流浪街頭的抗日連長,面對吊死的朋友,思念起他的為他從骨縫裡掏出子彈的女兒。更令人慘不忍讀的是《路碑》,也是一位參加過抗日戰爭計程車兵,曾經在肉搏戰中用槍托打得日本鬼子腦漿迸濺的英雄,在妻子生小孩時需要一支三十八元的止血劑,而手中只有五元錢,到幾位熟人處借錢分文未獲,尤其是那個被他從日軍俘虜營裡救出的人,到臺灣後發了財,卻把他巧妙地支開了。他忍痛把孩子身上的毛衣脫下來送進當鋪仍湊不夠錢數,妻子因搶救不及死在產床上,他於悲痛到絕望時冒著大雨跑到抗日紀念碑前,把被日本鬼子刺傷的疤痕敞亮給天空和雷聲,撞碑而死。我讀至此,已聽到隆隆暴響的雷聲,已看到這位英雄撞到石碑上迸濺的鮮血,也分明看到石碑後柏楊憤怒的眼睛。他的吶喊,在那位抗日英雄腦袋撞碑的血花裡,如雷一樣轟響。
柏楊說,社會悲劇是時代造成的。上述這兩位抗日老兵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臺灣的人生悲劇,讀來令我觸目驚心,甚至有不忍不敢再往下讀的恐懼感。這樣的閱讀心理的發生,許多年已經沒有出現過了,類似年輕時讀維克多·雨果的《悲慘世界》和《巴黎聖母院》的情景。不單是我對這兩位在民族危亡時刻,以鮮血維護我們尊嚴的英雄的非人生活難以承受,更多的篇幅裡所描寫的普通人艱難掙扎的生活狀態,同樣使我透不過氣來。《進酒》裡寫了一位失業的大學教授,在完全的絕望裡發出無奈的天問,人生下來的目的是什麼?他自己的回答是,人與豬是一樣不可選擇的。《窄路》裡寫了三個少年時代的好夥伴後來的人生歷程,一個為求職做小學教員四處求情而不得;另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高材生,恪守道德和人的尊嚴而不甘低眉,落得窘迫而死,女兒於困窘無奈的境況下私開娼館,出賣自己;從馬來西亞回來的韋召去看他的朋友時,瞅見了淪為娼妓的朋友的女兒,已經沒有了羞恥感,其母(朋友妻)不僅和女兒一樣面對昔日的朋友毫無慚色,反倒咒怨丈夫生前給她什麼也沒留下……這種咒怨和控訴,與其說是對著死去的丈夫,毋寧說是對著那個時代裡的臺灣社會。《客人》裡同樣寫到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失業者慘不忍睹的生活情景。他於中國人傳統的端午節時買了三個粽子,那麼一小點花費惹得夫人生氣發火。夫婦二人卻誠懇地招待了處於飢餓摧殘中的一對父子。父親無疑也是一位有知識的失業者,竟然一連吃下六碗米飯,而不好意思夾菜。這些掙扎在飢餓乃至死亡線界上的公務員、教授等人的情狀,最自然最直接地揭示著社會對人的摧殘。而在一篇篇不事任何誇張和矯飾的沉穩的文字敘述裡,我感知到柏楊關注社會民生的強大思想,這種思想決定著他全部情感的傾向,就是不合理的社會里無以數計的不幸男女,他的眼睛不僅關注這層人群,而且十分敏銳和敏感。在我理解,正是這一點,決定著一個作家的基本質地,決定著他獨立存在的永久性,也決定著他的創造意義和生命價值的無可替及。
柏楊還說,個人悲劇是個性造成的。這句話是前一句話的另一面,構成柏楊審視社會和人生的雙重視角。《兇手》寫了一個嫉妒到極端的人的畸形心理。這種嫉妒不斷產生無法緩解更無法消除的仇恨,殘忍到連自己也承認為禽獸不如。柏楊在這裡展示出一種惡的人性,一種把卑鄙演示到極端的人性。《陷阱》更是人性惡的更深刻的展示,一個名叫錢國林的年輕人,為北洋政府上海特務機構供職,先設奸計誣陷他瞅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