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吧,員工可以在作息期間去那裡輕鬆地聊天溝通;他還定期開辦“讀書會”,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與下屬分享。他幻想在明基培育一種時尚、透明和快樂的作業氛圍,讓人性化的成長與公司的進步環環相扣。
作為一名公司觀察者,我是由衷地喜歡曾文祺的這些動作。當今中國的公司文化,充斥著偽善、輕浮和言不由衷,“不問任何理由地執行”、“只關注自己崗位的細節”、“像狼一樣地為公司攫取利益”,對這些理念的推崇,正讓中國公司陷入空前的功利誤區,可以說,自2000年以來,一種奴役式、麻痺式的洗腦文化正席捲中國公司,企業家們更希望用這種文化來改造所有的員工。曾文祺的出現,在某種意義上,正是對這股潮流的一次反動。
某一次去明基,曾文祺送我一本臺灣出版的書《品牌始終來自人性》,他很喜歡這個書名並一再地將之視為品牌打造的核心理念。作者Scott Bedbury曾經參與耐克和星巴克品牌創造,在書中他寫道:“偉大的品牌之所以受到尊重,並不僅僅因為他們成為會生金蛋的母雞,還因為他們擁有崇高的價值……建立永續的企業等於給了企業良知或一顆心,為了人性,我希望社會能給建立更好(而不是更大)品牌的企業更多鼓勵,大家不再用財務數字的大小衡量企業的力量,我們必須開始把企業的善意、道德以及企業對創造更美好世界的貢獻一起列入評估。”
我很喜歡這段文字。我看到,曾文祺也在自己那本《品牌始終來自人性》中的這段文字上重重地畫下紅槓。今天拿到這本書稿,我便很自然地聯想到,這位水手出身的“IT牛仔”為什麼要把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定名為“專業的善良”。
(吳曉波:知名財經作家,“藍獅子”財經圖書策劃人。)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序三 內心宇宙邊界的追尋者(1)
文/李雯
“我不喜歡做我會做的事,而是努力去追尋自己內心宇宙的邊界,我很想知道我這一輩子到底可以做多大。”
在一次演講中,Michael(曾文祺)如是說。的確,在過去的幾年中他從未停止過追尋的腳步,不斷在事業和思想上開闢新的疆野,《專業的善良》一書可以說是他的實踐和思考的結晶。
在我看來,這位明基電通中國營銷總部的掌門人有著三個典型特質:
開拓者。1996年36歲的他隻身來大陸開拓市場,一手建立了明基中國營銷總部,並一步步推動著它走向繁盛。
思想者。他總在不停地思考並吸取新的知識,帶給人們新的啟發。
傳教士。與生俱來的演講熱情和才能,讓他常常激情四溢地向各種受眾宣講他的思想。他在內部讀書會上講,在明基大學生綠卡活力營上講,在媒體交流會上講……每當企業出現一個新動向,你都會發現,明基上下各層人士思想高度一致,而Michael的眼睛是放著光的,嗓子是啞啞的。
他是這樣喜歡思考,喜歡演講,我們索性給他一個更大的舞臺,讓他把思想訴諸文字,傳播得更廣更遠。於是,在我們的雜誌《SP/計算機產品與流通》(專注於中國IT渠道的專業媒體)上,“Michael讀書”欄目誕生了,每兩週由Michael和讀者分享一篇讀書筆記,持續了一年多時間。
“Michael讀書”一經推出便成為最受讀者歡迎的欄目之一。可以說,中國廣大的IT渠道商們伴隨著“Michael讀書”一起成長,獲益匪淺。
Michael的思想多來自實踐與書的碰撞。他的實踐有多深,思考就有多深。在大約8年的職業生涯中,他面對過如此多的情形,包括搭建一個新興的組織,架構日益龐大的機構,轉換品牌,轉型業務等。這一切都是一個普通經理人無緣經歷的寶貴經歷,但也帶給他很多待解的難題。於是他便向書中探尋解答。
隨著每個時期業務焦點的改變,他的注意力不斷轉移,思想也日益豐富。我們看看明基各個階段的變化,就會了解Michael的思考脈絡,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此書,甚至可以讀出: 明基“為什麼”?
1997年到2000年的明基可謂“我家有女初長成”。Michael招聘了大量大學畢業生,把他們培養成參天的“紅木”成為當務之急(Michael把具有良好綜合素質的人才喻為“紅木”,因其木質堅硬密實)。這一時期,他一方面思考如何培養“紅木”,另一方面也在想如何讓組織成為適宜“紅木”生長的沃土,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