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4部分

劃局和氣象局也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的,這樣的問題,是因為職責的不同顯露出來的問題,徐少傑不可能去改變,在平時的工作中,也一定是特別注意計劃局和財政局的工作,很少甚至是不會過問檔案局和氣象局等單位的工作。

西林市今年財政收入的漲幅不是很大,這與西林市出現的動盪,還是有著一定的關係的,幹部職工一段時間的思想不穩定,也是影響到了方方面面,徐少傑不可能去追究誰的責任,好在年初制定的財政收入的計劃,還是完成了。

令徐少傑憂心的問題是不少的,西林市是大城市,但是在2008年,依靠土地出讓金增加收入的狀況是越來越明顯了,隨著土地價格的節節攀升,政府能夠從土地中間,獲取到不少的收入,而且商品房建設一切過程,入稅也是不少的。徐少傑總是覺得,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資源,總會有枯竭的那一天,如果不能夠發展工業,不能夠奠定雄厚的工業基礎,今後城市的發展會顯得舉步維艱。如今很多的專家都說到了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許多專家認為,城市應該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第三產業佔據財政收入的比例越大,顯示出來城市越是先進和發達,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第三產業涵蓋的範圍是越來越廣了,包括了很多的方面。

但徐少傑不認同這樣的看法,徐少傑在上大學的時候,就看過很多的書,經濟方面的書也看了不少,有一個觀點是徐少傑一直牢記的,第三產業以第一、第二產業所創造的物質產品為基本條件,透過服務的形式生產出非物質形態的產品,滿足第一、第二產業及社會生活的多重需要,這種服務性的產業活動就像是潤滑劑和增效劑,滲透到第一、第二產業,物化於物質生產要素之中。說到底,第三產業還是要依靠著第一、第二產業的快速發展,可能在這個過程中,第三產業會促進第一、第二產業的發展速度,俗話說得好,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所以徐少傑最為關注的還是第二產業,在第二產業中間,徐少傑最為關注的又是工業。

徐少傑不知道自己的認識是不是正確,反正沒有經過專門的理論培訓,對現在有些專家說出來的話,徐少傑已經不是很相信了,徐少傑曾經聽說過一個笑話,是關於養生專家的,如今不少的養生專家,在電視上面發表講座,出書等等,可群眾卻越來越不知所措了,因為很多專家的觀點是相對立的,就連最簡單的吃飯多少的問題,都不能統一,有的專家說中午多吃好,有的說下午多吃好,有的說早上要吃水果、喝牛奶,有的說不能吃水果,要吃主食等等,爭論多了,弄得這些專家名聲掃地。

徐少傑一直認為,專家就是需要潛心研究的,在研究的過程中,深入實際,掌握第一手的資料,要做到心無旁騖,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出成果,可遺憾的是,現在的某些專家,似乎是在向著利益看齊了,今天參加這個電視臺的講座,發表一番見解,明天參加那個電視臺的評論,發表一番高見,做出來一番評論,參加這些活動的背後,都是有著利益關係的,這樣的專家,難道還能夠出多少的成果嗎。

2008年快要結束了,徐少傑沒有時間總結自己的得失,也不願意去總結自身的得失,他已經接到了高衛打來的電話,高衛說了,中央已經研究了西林市的班子,應該就是在2009年元月份到位了,高衛的語氣有些含糊,沒有說的很清楚,徐少傑因為工作的繁忙,也就沒有多問。

徐樹昆打來電話的時候,徐少傑才感覺到有些不對勁,徐樹昆仔細詢問了西林市的相關情況,年底了,各單位都在總結,西林市市委市政府也不例外,面對著徐樹昆的問詢,徐少傑很詳細的做了彙報,對於成績和失誤,分析的很透徹,沒有隱瞞工作中間的失誤,當然,這是給徐樹昆彙報,給省委省政府和中央彙報的時候,徐少傑可不會說的這麼詳細。

徐樹昆沒有說其他的什麼,囑咐徐少傑好好工作,就結束通話了電話。

一天之後,徐少傑才醒過神來。高衛打電話的含糊,徐樹昆問到了西林市的情況,這一切意味著什麼,特別是高衛說到的是西林市的班子就要到位了,並沒有說西林市的市長就要到位了,這其中的區別,是很大的。

徐少傑忽然想到了,自己是不是在這一次調整了,具體的情況,高衛不會知道,高衛可能是聽說西林市班子調整的原話,所以照直說了,但徐樹昆很有可能是知道的,但徐樹昆是非常講原則的領導,雖然退下來了,有些話是不會隨意說的。

徐少傑忽然感覺到一種解脫,雖然說還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離開了西林市甚至是西山省,徐少傑也不想去分析了,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