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原因之一;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內斯特人出現了。
魔裔種掀起戰爭期間,各種族打的熱火朝天,互相下狠手死掐。內斯特人卻安靜的如同淑女。它們從未出現在戰場上,卻也沒有幫助人類的意思,似乎只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觀這席捲了各大星域的爭鬥。
人類對它們的態度,就像之前對蟲族那樣,絕不主動招惹,也不放鬆監視。不過,這個種族的實力相對較弱,並無棘手的能力和科技,算是敵人中最弱勢的一環。它們選擇明哲保身,乃是非常正常的選擇。
蘇霓個人認為,除非劇情反轉,它們突然變成真正的大反派,那麼不需要過分關心。但是,就在她臨行前三天,內斯特人的大統領忽然出現,嘗試和人類艦隊溝通。溝透過後,它們同樣要求會見蟲母。
內斯特人外形古怪,為半人形半爬行動物,因為它們的母星佈滿了海洋和沼澤。人類因此用“蜥蜴人”來稱呼它們,但內斯特人種族形態眾多,綜合什麼爬行動物的都有,並非只是蜥蜴。
它們實力有限,又不是幽影控制下的種族,所以人類對它們的敵意也很有限。蘇霓起初有幾分驚訝,轉念一想,便明白了它們的打算,很痛快地同意了會見。由於人類已經是她的盟友,在這場會面中,她還邀請人類的整個領導小組參加。
內斯特人頗有誠意,派出一整團彩皮蜥蜴人,都個頭高大,色彩鮮豔,一看就知道是統領級別的精英個體。為首的紅皮蜥蜴人很熟悉人類,甚至會說一點通用語。它們飛快提出結盟提議,說想同舟共濟,共同對抗其他種族。
此時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魔裔種消耗最大,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仍是不能小看的對手。其他種族的資料較少,多半分佈在其他星域,要綜合倖存者的資料。
統計過後,蘇霓覺得是費雷蒙人吃虧吃的最多,幾乎和傀儡師的戰獸齊平。坎瓦人是新出現的種族,原始資料太少,很難分辨是否傷筋動骨。
坎瓦人是人工製造的產物,基因來自銀河系未能逃出的人類。那些人類受到嚴苛環境的逼迫,已經徹底變異,更像地精或獸人等怪物,性格也殘暴嗜血。如此一來,經過幽影的悉心改造,便出現了沉默而兇悍的長臉巨人。
人類早就知道它們的來歷,卻絕對沒有認親的意思,所以,蜥蜴人便成了眼下唯一的盟友人選。
內斯特人並不害怕人類,可旁觀魔裔種橫掃千軍的氣勢,也心有慼慼然,生怕人類文明毀滅,自己就成為下一個目標。種群內部,也出現了激烈的爭論,而爭論的結果就是現在這樣。
屈服於魔裔種,主動送上門去,繼續無限制倒貼,自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這邊有蟲母,有逐漸聚攏過來的艦隊,蟲族又正在瘋狂佔據行星,也不能小覷。它們是有個體獨立意識的生命,商量到最後,仍是對被奴役的恐懼佔了上風。
這批外交團體在這裡待足三天,吃足三天白飯,才算敲定具有法律意義的協議。當然,不同種族的法律不同,就算它們以後撕毀條約,人類也只能自認倒黴地打上門。
根據協議,人類和內斯特人終止敵對關係,戰後平分荒廢的礦區資源,進行正常貿易,不再故意騷擾對方,也不得作出有敵意的軍事行為。作為交換,內斯特人則要在戰爭爆發時,正式站到人類這邊,對抗異族殘存的勢力。
他們共同建立防線,開始合作,並有了交換科技,合力建設的傾向。對此,蘇霓自然樂見其成,卻不至於完全放手。她離開母星,並未帶走皇后和巢蟲,也是出於提防的目的。
先賢在激戰之中,發射太空艙隱藏重要資料,顯然要選擇最合適的地點。那個行星被命名為“曙光”,既不特別遙遠,也絕對不靠近任何一個種族的領域。行星上面死寂一片,應當沒有生命的存在。
據晶片記載,像這種埋藏地點還有好幾處,比如“極光”和“希望”。那時人類雖然研製出破解技術,卻沒有足夠的時間生產裝置。他們自知凶多吉少,只能先把資料記錄下來,複製多份,分送不同行星。然後,他們就使用現存的科技,與魔裔種決一死戰。
每個人都知道,死戰的結果並不太好,此時更是無比唏噓。人類本來有希望取勝,卻因為技術開發的太晚,和沒有技術差不多。如果資源更豐富,時間更充裕,那麼今天的帝國也許不是帝國,實力只怕也會更強吧。
感慨再多,要做的事情還是得做。蘇霓剛送走蜥蜴人外交團,便迅速招出光焰,開始往曙光星航行。公爵見她只用光甲,也打消了乘坐星艦的想法,改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