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更認真一些,拖拉的次數也會相對減少的。另外,也不排除少數孩子是因為性格的原因,天生就是個慢性子。所以針對不同的原因我們應該採取不同的策略。
■
第一,排除客觀原因。
如果孩子原來動作挺快的,不知從哪一天開始變得越來越磨蹭了;如果孩子在其他方面都很好,唯獨做這件事時拖拖拉拉,這些情況應該就是某種客觀原因在作怪,家長只要找到問題的癥結然後對症下藥,一定藥到病除。
第二,如果是因為沒有興趣而逃避。
我們除了要激發孩子的興趣外,還要建立孩子的責任感。比如寫作業拖拉,多數是因為興趣不濃,孩子不知道寫作業的意義是什麼,他們可能認為這完全是為了應付家長和老師。這個時候我們除了讓孩子瞭解寫作業的目的是鞏固一天學過的知識外,家長的肯定和鼓勵可以成為孩子認真做作業的動力。如果孩子寫完作業老師不批、家長不看,寫了跟沒寫一樣,哪個孩子還能堅持去寫呢?除了興趣、成就感,還要樹立孩子的責任感,孩子需要完成作業就像家長需要完成工作一樣,這是他的任務,是必須完成的,不完成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第三,如果是性格的原因。
孩子天生慢性子,簡單的鼓勵、打罵都是無效的,只能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逐漸培養起生活的好習慣,再遷移到學習中來,這樣的孩子需要家長先做出榜樣。如果家長在平時做任何事時都表現出積極、利落、乾脆的風格,孩子自然也就慢慢學會了。
19。 學校要軍訓,孩子很苦很累,父母要去看望孩子嗎?
“我們家孩子從來沒有吃過那麼多苦,溫度那麼高,也不讓休息,就在太陽下站著,面板能受得了嗎?而且一個宿舍裡住幾十個人,竟然還沒有空調,孩子哪遭過這罪呀!”說著說著家長眼淚就流出來了。
也有家長說:“孩子這兩天軍訓,每天給我打電話抱怨軍訓太苦、教官太嚴厲,要求我給他請假回家。本來我覺得軍訓對孩子來說是件好事,可以鍛鍊一下他,可是他天天給我打電話磨我,我現在都不知道怎麼辦好了。”
孩子軍訓,家長到底應該充當什麼角色?到底要不要做援兵呢?
■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講述了兩位家長看望軍訓中的孩子的故事:
9月17日,是某某學校學生開始軍訓的日子。在龐大的“親友團”隊伍中,一位提著四個大塑膠袋、滿臉是汗的中年男士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原來這位徐先生是來送兒子的,因兒子平時少鍛鍊,身體也不是太好,他和妻子擔心兒子經受不了軍訓,所以特地帶來了事先準備好的各種保健營養品,以防“不測”。學生們的軍訓牽動著很多家長的心。
“這些足有30斤重。”徐先生停下腳步開啟了四個塑膠袋,兩袋裝有王老吉、清補涼、夏桑菊、*茶等各式涼茶,一袋裝有感冒沖劑、藿香正氣水、整腸丸、紅花油、創可貼等藥物,另一袋則裝滿了牛奶、蛋白粉、B族維生素等營養品。“我不要他們帶,他們偏要帶來。”站在徐先生旁邊、推著行李箱高過父親半個頭的兒子難為情地說。
另一位趙女士家在梅州,因不放心軍訓中的“嬌嬌女”,分別一週後又坐車前往軍訓基地看望女兒。不但帶來大包小包的飲料、營養品及水果,又將女兒換洗的衣服全部洗好,做好這一切後趙女士才返回。在返回途中,趙女士接到女兒打來的電話,說自己的防曬霜沒有了!趙女士立馬去商場買了瓶防曬霜並打的給女兒送去,光計程車費就用了一百多元,儘管一瓶防曬霜才30多元。 。。
成長篇(25)
■
看到這兩個家庭中的父母如此“疼愛”孩子,我在感動之餘更多的還是擔心。在這樣嬌慣溺愛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別說將來走入社會能否承受生活和工作帶來的壓力,就是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恐怕也會無力承受。為什麼經常在金戰熱線中聽到家長說孩子最近不想上學了?因為學習壓力太大、因為跟同學關係不好、因為跟老師鬧矛盾……為什麼孩子每次一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是退學,而不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這些跟平時家長的“嬌慣”難道沒有關係嗎?
一般學校的軍訓都是封閉式的訓練,之所以封閉就是為了讓同學們專心地把這一件事情做好。在這種情況下,家長的中途參與勢必會“擾亂軍心”。
本來軍訓的目的就是強身健體、磨鍊意志,讓那些平時在家嬌生慣養的孩子學會適應惡劣的環境,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