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6部分

邊可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

唐瑛問的不算直接,但大家都清楚她的意思,因此,目光齊刷刷地看向了長孫無忌,好像這位是帶頭人似的。

長孫無忌也不謙虛了,看了一眼開始皺眉頭的房玄齡,方笑了笑:“有趣的事情不多,無趣的事情卻很多。太子大功告成,皇上大喜,對太子的封賞就不用說了,還封了幾個小王爺。這都不算什麼。最重要的事是在太子的一手策劃下。咱們大唐的官制算是正式制定下來了,也開始實施了。”

唐瑛知道話題往正途上走了,微微頜首:“這麼說,討論快兩年的官制終於確定下來了。這樣才好,大唐的管理算是開始走入正軌了,大家辦起事來,也方便快捷了許多。只是,不知道陛下身邊的重臣是怎麼定的?”

長孫無忌看了看房玄齡後才長嘆一聲:“上個月,陛下宣佈任命,裴寂為左僕射,蕭瑀為右僕射,楊恭仁為吏部尚書兼中書令。”

“楊孝恭?他不是涼州刺史嗎?回長安了?”

長孫無忌搖頭:“沒有,陛下還讓他繼續主持涼州軍務,畢竟,他是最熟悉那裡的人。”

唐瑛點頭了:“這麼說,楊孝恭只是掛名了,實際的政務還是裴寂等人把持?”

房玄齡苦笑:“不錯。這次朝廷改制官員,太子的人得益甚多,多數掌控實際的人都是太子的人。眼下,那些見風使舵的人都去巴結太子了,咱們這裡……唉。”

唐瑛嗯了一聲,抬眼看向長孫無忌:“還有什麼人?

“封德彝為中書令,陳叔達為侍中,裴矩為檢校侍中,宇文士及為檢校侍中。”長孫無忌一口氣說完,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除了楊孝恭,其餘都算是陛下身邊的老臣了。”

唐瑛沉吟一下:“這倒也在預料之中。除了楊孝恭,別人我早想到了。眼下。在陛下身邊的人脈中,看似咱們秦王有些劣勢,但也不盡然。兩大宰輔中,裴寂是太子的人,這毋庸置疑;蕭倔頭卻是傾向秦王的。其他中樞上的重臣,封德彝對秦王一直不錯;裴矩雖然在幫太子做事,但並不是太子的死黨,我對他還算有一點影響;陳叔達心中無私,是個秉公說話之人,可用,但不可利用;宇文士及……此人態度不算明朗,但,當年與秦王一起攻打洛陽時,卻對秦王頗多讚譽,應該也不會太傾向太子。”

房玄齡同意唐瑛的分析,但卻言道:“雖然這些人並非都為太子說話之人,但他們都對陛下十分忠誠,我怕,他們都會以陛下的喜好為自己的喜好,而陛下……”

“怎麼啦?這半年,陛下還是對天策府充滿了懷疑?難道,又疏遠秦王了?”

長孫無忌點頭:“正是。你知道尹德妃的父親尹阿鼠此人吧?”

唐瑛點頭:“此人仗恃女兒受寵,在長安城裡一貫飛揚跋扈。甚是討厭。”

長孫無忌嘆氣:“這等人,原也與我們秦王府沒什麼衝突,雖然互相看不慣,也算暫時相安無事。誰知道,就在一個月前,杜如晦路過其門口,竟被其僕人拽下馬,不僅將杜如晦打傷,還扳斷了他一根手指。”

“啊?”唐瑛大吃一驚:“竟有這種事?杜先生傷的可重?難怪今日未見他。”

房玄齡搖頭苦笑:“傷勢已快痊癒,只是,斷裂的手指還不能活動。”

“他們想幹什麼?誰人指使?”

“據杜如晦說。對方叫囂罵他,膽敢過尹家的門而不下馬,因而動手傷人。”

唐瑛一聲冷哼:“他算什麼東西?也配?”

長孫無忌苦笑:“你說他不配,陛下卻說他配。更氣憤的是,秦王得到訊息,前往覲見陛下訴說此事,卻被惡人先告狀,竟說成是杜如晦先動手傷人,那尹德妃還哭天抹淚地誣告秦王指使心腹欺侮她的家人。陛下聽信了那尹德妃的話,竟指責殿下放縱親信,為害百姓。秦王極力爭辯,卻被陛下呵斥了一番。秦王回來後,整整兩天,一句話也不說。唉。”

“極力爭辯?”唐瑛苦笑了:“咱們的秦王呀,不會吸取教訓,陛下惱怒的時候,爭辯有啥用?伏地認罪才是正確的選擇。唉,陛下越來越愛面子,當面爭辯,只能讓他下不來臺。”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人都在苦笑,這個道理他們何嘗不明白,可秦王殿下一向受不來閒氣,否則,又怎麼會鬧到今天這種地步。

唐瑛長嘆一聲,又想了一會兒,搖搖頭:“今天說這些已經晚了,如果再去跟陛下提及此事,只會適得其反,這口氣,咱們不得不嚥下去。不過,秦王得罪了這麼多陛下的嬪妃,這以後恐怕這種事情還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