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世,默默地耗著青春,耗著生命。

尹福自小便對倚強仗勢欺負弱者的行為憤恨不已,他多次仗義挺身,懲治惡霸兇痞,為民除害。他曾為飢寒交迫者慷慨解囊,為受辱挨屈的人們伸張正義。他是一位極富正義感的武術家,在京都俠名遠揚。自從進宮擔任光緒帝的武術教師後,才逐漸瞭解這個皇帝的苦衷和內心世界。以前,他這個出身布衣世家的下層勞動者,對權貴不屑一顧。他是受師父董海川的委託才到肅王府任護衛總管,本著弘揚八卦掌的宗旨到皇家授拳,沒想光緒也想試學八卦掌以健身壯體,無奈,他又成為光緒的武術教師。在與光緒相處的日子裡,他漸漸熟認了這個欲想富國強民的年輕皇帝的苦心,因此尹福也想成為皇帝的左臂右膀,專心護衛皇帝,惟恐他被政敵吞掉。戊戌變法初期,尹福受光緒指引也曾到康有為主辦的強學會聽過演講,尹福也聽過翁同龢慷慨激昂的說教,他覺得中國應當趕上時代的潮流,學習外國的先進東西,使國家壯大起來,振奮起來,皇帝應當是好皇帝,民眾應當是好民眾,市民有活幹,農民有田種,大家有衣穿,有飯吃,不許人欺負人,更不許洋人在中國橫行霸道。

基於這種思想,他同情皇上,憎恨太后。太后的頑固、專制、驕橫,使尹福憤懣,他覺得太后就像一具腐朽的殭屍,躺在中國人前進的道路上,他覺得太后的雙眼就像一對深潭,深不可測,皇上陷在深潭裡不能自拔。以前他曾萌生刺殺太后的念頭,但是被皇上勸阻了,皇上不敢殺這個垂簾聽政的魔鬼,他不忍看到全國大亂,他想用天真的語言勸說這位老婦人光榮退隱。尹福想起師父董海川當年忍下奇恥大辱,受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的派遣,割閹棲身王府,伺機刺殺咸豐皇帝,造成清廷大亂,以解救太平天國之危。董先師失去了一次次接近咸豐帝的機會,以後太平天國失敗,天王洪秀全服毒自殺,鐵柺道人郭濟元千里迢迢趕到北京,速告董先師,刺殺使命停止,董海川以後抑鬱而終。是啊,刺殺一個咸豐皇帝又有何用,歷史又會造就一個新的咸豐,新的統治者。

★★★

尹福正在痛哭,忽聽下面有人嗤嗤地笑,他十分驚異,叫道:“什麼人在下面?”

傳來一個女子的聲音:“尹爺,不要哭了,那不是皇上的首級!”

第26章

尹福聽了,急忙放下那人頭。

那女子又叫道:“尹爺,我們於小姐在恆山天峰嶺桃花洞等你,有要事找你。”

“皇上呢?”

“皇上也在那裡。”

尹福走出懸空寺,但見一個人影在對面山谷一閃即逝。他沿著嶽門灣、步雲路攀山而上,剛走了四里,驟然見崛起一個高聳的石峰,峭巖壁立,古松倒掛,峭壁高處鐫刻著醒目的“恆宗”兩個楷書大字,那二字高有十三米。筆畫如棟樑,點捺大如牛,丹漆重抹,氣勢雄渾,遒勁有力,彷彿是掛在恆峰的一塊巨匾。

尹福也不知這桃花洞究竟在何處,只認定在恆山天峰嶺上,又沿著古人精心開鑿的石級雲徑北上,峰迴路轉,步步入雲。行不到一里,驀地一股清涼的山風撲面而來,沁人肺腑,一陣高似一陣的松濤聲,就如虎嘯龍吟。在這如虎嘯般的山岔風口上,臨風屹立著一株參天古松,只見根莖盤露,緊抱岩石,虯枝迸發,遮日留陰,宛如恆宗使者,在此迎客送賓,又似天然涼亭,供人揩汗休憩。

尹福又上了古松以上的山路,嶺上陡石為徑,巖面光滑。這時,前面出現一個人,那人喜滋滋地吟道:“松老名山客老人,石門依舊閉青春。未妨踏履成孤注,何處逢樵許問津。仙夢並隨丹灶冷,閒身還與白雲親。玉璽久盼值千吊,卻笑桃源苦避秦。”

尹福聽這聲音有些耳熟,故意咳嗽一聲。那人沒有看到尹福,因為尹福步履極輕,他也沒有聽到尹福的腳步聲,這時聽到尹福咳嗽,“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哆哆嗦嗦問道:“你……是人?……是鬼?”

尹福戲謔地答道:“我是鬼!”

那人一聽,跪在那裡唬得連放了幾個屁,又問:“你是什麼鬼?”

“屈死鬼!”尹福答道。

那人一聽,再也支援不住,“咕咚咚”滑了下來,路過尹福旁邊時,尹福猛聞到一股酸臭氣。

那人一直滾到那株古松前,大叫道:“你是鬼,我是仙,我是八仙之一的張果老。”

尹福仔細辨認著聲音,試探地問道:“你可是江南神偷喬摘星?”

那人一聽,慌了神,迭聲叫道:“我是張果老,倒騎毛驢的張果老神仙……”說著,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