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會晤。它有靈活性,可以邀請其他國家的領導人,也可以邀請基金會或私人部門的領導人;它有能力委託主要國際組織的秘書處,在形成共同解決辦法的過程中,幫助注入各種資源和確定議程。它也應確定一個持續數年的議程,避免八國集團現在的做法,總是從一個問題跳到另一個問題,缺乏一種持續的關注。
16國集團不會取代現有的正式決策機構。一旦這樣做,它將失去合法性,從而遭遇極大的障礙。然而,如果從16國集團產生的任何成果,都回到一個正式的多邊機制——如聯合國大會、世界貿易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董事會等等,它們就很可能得到廣泛的接受。如果在這樣一個組合中,在關鍵問題上達成基本的一致,它將實質性地增加在有更多參與者環境中達成有效協定的機率。16國集團也應調整其策略,以便它的建議能夠落實。在紐約、維也納和日內瓦定期召開16國集團的大使會議,也將有助於達到這個效果。8
16國集團不會與聯合國安理會構成競爭。在八國集團的整個歷史中,只有一次它試圖透過談判解決科索沃危機。由於安理會陷於癱瘓,八國集團在那個案例上扮演的角色是有用的。但是,決策最終還是要回到安理會以便形成結果,授權建立必要的聯合國過渡性政府。16國集團不會像安理會那樣天天關注突發危機,它也不應試圖發展這種能力。
八國再加上五國的機制(G…8+5)是第一輪擴大浪潮中已經基本定型的機制。為了穩固這個機制,進一步提升它的能力,使它開展的預談判得以推進落實。應該在現有13國基礎上再增加三個國家,以保證穆斯林人口占多數的國家和非洲國家都有適當的代表參與。在歷史的此時此刻,任何這種型別的集團的擴大,如果不包括穆斯林和*國家,都將向世界發出一個非常消極的訊號,導致進一步的疏遠和緊張局面。16國集團的擴大應將土耳其、印度尼西亞和第二個非洲國家(埃及或是奈及利亞)有效地納入其中。
這個建議可能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關於成員資格和選拔方法的細節,當然還需要進一步談判。但是,沒有其他完善的替代方案可以取代擴大和重組這個集團所遵循的基本邏輯。它是在新的概念基礎上形成的,它將那些擁有權力的國家集合在一起,以便解決全球性問題;它將創立某種不斷持續的關係和網路,使得這些國家能夠尋求共同立場,並在此基礎上展開行動。正式組織絕不可能擁有16國集團所擁有的那種靈活性,過大和過於開放的制度都不可能達到足夠的敏捷,以應對今天的挑戰。*國家聯盟可能會更容易就某些問題達成一致,但卻不會擁有權力使得這些一致的想法得以落實。對此,我們將在本書第十一章進一步深入探討。
權力與合法性:聯合國安理會
16國集團將是基於負責任主權國際秩序的一個關鍵部分。但是,它並不是聯合國安理會的替代機構,安理會依然是國際安全的核心。但是,為了使安理會能夠實現其目標,需要給予新興大國更大的發言權,換取它們和五個常任理事國一樣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還需要改革程式,以便幫助安理會,使它即便是在大國關係緊張的情況下也能採取行動。 。 想看書來
權力與制度:為負責任主權建立有效的國際構架(7)
美國新政府可能最早面對的最棘手問題之一,就是聯合國安理會的擴大。在這個問題上,美國的領導作用最能說明問題。將其他負責任行為體帶入安理會,既可以增加它的合法性,也可以增加它的有效性,當然,會在效率方面付出一點代價。把日本和印度帶入聯合國安理會,將形成一個在亞洲處理危機和安全關係的機制,這是各種地區論壇難以做到的。一個擴大的安理會,也將包括世界上其他幾個最大的*政體。9
但是,安理會有效擴大的基本條件,也就是說在集體安全挑戰的本質特徵上形成一種共同理解,目前還不存在。沒有這個共識,安理會的擴大將帶來更多的分裂,而不是更少,也會導致為應對威脅採取的行動越來越少,而不是越來越多。顯然,在實際擴大之前,必須首先形成這種共同理解。另外,在聯合國安理會擴大問題上進一步拖延,會加重美國盟友和新興大國已經表現出來的敏感。繼續向前推進,將帶有巨大的象徵性意義,預示美國外交政策觀念發生了決定性轉變。那麼,調和這些緊張氣氛就意味著,首先要明確表態,將嚴肅認真地考慮在一個確定的時間範圍內實施就安理會擴大問題的改革行動。之後,將在16國集團和其他非正式機制框架內,積極努力塑造關於威脅和適當反應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