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對你說,城裡覓活不容易。還是在家裡安心種地的好,有什麼缺的,就和嫂麼麼說一聲。”
楊燕兒也知自己的針線活一般,有心開口請教,又見賈杏兒把話說得死,心裡猶豫了好一陣,想想家裡光景,終咬咬牙,“嫂麼麼,我,我實話對你說,我,我想,想學你的手藝。”
賈杏兒一愣,楊燕兒居然想學自己手藝,誰不知手藝只傳內,自己傳親哥兒,親哥兒再往下傳。這,楊燕兒的要求令賈杏兒一時沒了主意。
”嫂麼麼,我,我不求別的,倘若嫂麼麼的活計做不完,我可以幫忙做點。縣城的,這附近鄉鎮的,我絕不獨獨接活。“楊燕兒話說得死,這手藝還是賈杏兒的,自己不獨接活,只接賈杏兒派的。
賈杏兒想想,拒絕楊燕兒,又怕他向哥哥求情,依楊大石對弟弟的關照,到時候一定答應,自己得不到好;答應楊燕兒嘛,心裡卻不痛快。
思前想後的,眼睛無意掃過手上小花的小衣,心裡一動。
”開春後,小花虛歲兩歲了吧,算算日子只比大河少三歲,說來也是巧的。咱兩家就該多親近。“賈杏兒邊說邊眼睛掃過楊燕兒,依楊燕兒的聰明,不會不懂。
果然,楊燕兒臉色立即變了,”小花兒,唔,小花兒還小。“手上緊張地拽衣角,怎都想不到賈杏兒竟然提起小花,還起了那心思。
賈杏兒也不逼他,笑笑不接話。楊燕兒坐了一會,喝了幾杯水,眼見沒結果,便告辭離開。賈杏兒不挽留,卻往籃子裡塞上兩塊風乾的肉條。
楊燕兒回家自然瞞得死死的,賈杏兒卻記在心上,時時翻來覆去地想,對賀家的事格外多了幾分心。
第8章
把學刺繡一事拋開,楊燕兒便跟賀老大下田,賀老大攔了幾次,見楊燕兒不聽,只得隨他,暗地囑咐小柱多做些,別讓楊燕兒累著。
家裡三個勞動力下田去,餵雞,看門,看小花的重任落在賀小虎身上。每天,賀小虎搬張板凳湊小花床前幫弟弟矯正睡姿;等小花不耐煩地打著哈欠,眯著小眼睛時,利落地幫弟弟穿好衣服;把楊燕兒做好的米糊一口一口往小花嘴裡塞,塞完了,又到雞圈撿便便,添水。雞圈裡的乾草則是楊燕兒下午帶回來更換的。
如是這般折騰了好幾天,賀小花終於把溝通問題列入第二重要事件,除儘快掌握自主行動外,還得努力練習發音。
賀家三人起早貪黑,辛苦數天,終於趕在每月上旬的縣城集日,把銀絲稻打好,留夠下年的種糧和稅糧,還滿滿裝了四大擔,兩石一擔,足足八石。賀老大盤算,集日回來就得趕緊種邵尾菜,搶在下第一場雪前,收割一次,第二次種的邵尾菜,收穫就得等到開春後,時間剛好接上銀絲稻播種。
邵尾菜易種卻難吃,多數在開墾生地時種植,頭兩次成熟不收割,直接爛地上,當田地存肥力。手頭緊張的農戶均在冬季種一次邵尾菜,開春斷糧時,算是有口吃的。富戶在收割銀絲稻後,改為耕種黑米,時間也是接上銀絲稻的播種期,但黑米嬌貴,且產量不高,不耕種在熟地,很可能顆粒無收。
而楊燕兒則盤算著,家裡要添一床新棉被,賀老大兩年沒添新衣裳,今年得做新的,小柱和小虎的衣服都短了,得有新的,小花?小花還小,湊合過吧,還得留點錢,準備年宵時的葷菜,買白肉榨油,買點麵粉做年糕祭拜祖先,酬謝神靈。扳扳手指,盤算支出,發現今年收成不錯,但買糧得來的錢僅僅夠用。楊燕兒嘆口氣,眉頭緊緊擰在一起。
窗外,院子裡,賀小花正努力練習發音,莫莫的喊,賀小虎一次又一次糾正“阿麼,阿麼。”
第二天集日,天剛亮,楊燕兒起床準備一家大小早飯,提前做好的烙餅捲起,用油紙包好,燒了一壺水,放涼,方灌入水壺。一切準備好時,小虎小柱兄弟早早餵了雞,坐在桌前等,一家人飛速吃過早飯,楊燕兒把仍睡得香甜的賀小花拍醒,穿好衣服,一口一口喂米糊。出門前把小花放到大葵筐裡,身上挽個籃子,裡面是積累許久的雞蛋。
院子外,老人李根生的驢車剛拉到,驢車車後放一塊長木板,木板兩側搭兩塊小的,作為護欄。李根生招呼賀老大把銀絲稻放驢車上,又讓楊燕兒坐上去,楊燕兒推託過去,把小虎抱上車,又把葵筐連同小花兒一起交給小虎。
驢車搖搖晃晃走到村口,村民陸陸續續集合一起,不斷有人把要拉到城裡賣的東西放上驢車。另一邊老人木富拉的牛車上滿滿裝載運到城裡賣的銀絲稻。 賀老大挑起兩擔銀絲稻,讓幾歲大的小孩子都上車。南河村離縣城較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