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鐵路能成,那將來鐵路縱貫東西南北,武漢更成全國樞紐,南北經濟更是可以互通。”
的確,盧漢鐵路的全線貫通。打破了僅依賴於水道與驛道的傳統交通網路格局,武漢從此邁入了火車時代,全新的東可至上海,西可達重慶,北可進京城的水陸連運時期。
近年來改變了武漢在近代中國經濟佈局中的格局,武漢不再是長江流域中僅充當橫向傳導的角色,縱向的鐵路線在縮短了時間和距離的前提下,還有成百上千的運載力,這更加有力地推動了漢口商業貿易的發展。
想到川漢鐵路與粵漢鐵路修成後的巨大好處,宋育仁心中是千肯萬肯,心想大不了豁出去再大幹一場,為四”經濟做些貢獻。
李秉衡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好整以暇的說道:“將來有錢也好。無錢也罷,只要我還州茫餘力,我便要將西南的鐵路修下鐵路卜能得到贏利大家都看得到,將來四川經濟騰飛,鐵路更是必不可少。
“我準備籌建西南鐵路網,由連線區冉的成昆線、成渝線、川黔線、貴昆線等四條鐵路和聯接區外的寶成線、襄渝線、湘黔線、黔桂線和南昆線等五條鐵路組成。”
李秉衡說到興頭上,把規劃中的西南鐵路佈局圖食出來指點著看,
“這幾條鐵路將分為三步走,除了已經動工的成渝線,成昆線也將在稍後動工。明年開始修川黔線、寶成線與襄渝線,等完工後,再修貴昆線、湘敷線、黔桂線與南昆線。”
末了,又意猶未盡的說道:“今年上海與江淅的不少富商有了許多閒散資本,我正準備動員他們修建滬杭線與淅贛線,將來更能與貴昆線與襄黔線連成一條從江南到西南的命脈。”
規劃中的西南鐵路網區內的四線環通,成都、重慶、昆明、貴陽各佔一角,把雲南、貴州、四川和重慶三省一市連線起來。通向區外的主要有五條,北以寶成線與西北、華北、東北相連。東北以襄渝線接武漢至丹江口線,把川、陝、鄂相連。溝通中南、西南、西北三區。東以湘鼎線連中南、華東。東南由黔桂線、南昆線入兩廣並出海。
宋育仁聽到西南鐵路網已經是膛目結舌,如今又聽到他準備發動修建滬杭線與漸贛線,不由得心都蕩了起來,只覺得此生從未見到如此宏偉之構想。
若不是知道對方不是輕易信口開河的人,只怕要以為對方是誇大其詞的騙子。
西南鐵路網一旦形成,可以從根本上改變“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川、雲、貴、渝等西南地區交通閉塞的局面。
中央可以有力的對邊陲進行統治與引導,使得邊患可以大大的減輕。西南各地的經濟也可以得到盤活,到時候外地入侵時可以作為有力的支撐與後盾。
而滬杭線 淅贛線湘黔線 貴昆線組成了一條橫貫我國江南地區的東西向交通大動脈。
建成後它東起東海之濱的上海。西到雲貴高原的昆明,貫通上海、淅江、江西、湖南、貴州和雲南五省一市。
該線東段人口密集、工農業發達。西段煤、鐵等資源豐富。東運的貨物主要有糧食、木材、有色金屬等。西運的貨物主要有鋼鐵、機械、水泥、日用百貨等。
這是一條與隴海經和長江航線平行的密切聯絡東西部的鐵路主幹線,對加快贛、湘、貴、滇的經濟建沒有重要意義。
這條鐵路線對加強華東、中南和西南地區的經濟聯絡具有重要的作用。到時候新興的西南財團可以得到上海、江淅各地的財閥支援,經濟連為一個整體。
加快西南開發,有利於民族團結,西南邊境有事,可以迅速的從南方。甚至是全國得到支援,維護國土。將是大功一件。
“我準備用十年的時間來完成這一構想,西南交通不變,鐵路修建固然困難,投入也多,但這路是早晚要修的,要趁早修。正在開工的川漢鐵路、粵漢鐵路與成渝鐵路已經集中了全國之力,但這還不購,我們要拿出日本人造軍艦的勁頭來造鐵路。”
“我國不比日本地卜且狹,經濟與軍事等全靠交通,這鐵路反而是我國的頭等大事,趁現在鋼林便宜。其他物資價格也不貴,成本也低。要抓緊修。況且我們可以在鐵路修建時就地取材,極大地節省了開支。”
宋育仁越聽越激動,照例他不是那麼容易就被煽動的,但是川漢、粵漢與成渝三段鐵路熱火朝天的正在修建,除了當地富商資本家投入的資金,南洋資本大量的湧入,李秉衡的確有這個底氣在鐵路事務上發話。
南洋到處都在大搞建設,仍然擠出資金來參與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