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9部分

憑藉著大量廉價的勞動力以及豐富的資源,造船業發展的規模越來越大。

民國政府也提供了大量的訂單,並且鼓勵航運業的發展,中國的航運業剛剛起步,面對著列強國家的競爭,需

其中便宜實惠的輪船便成為了其中一項有力的競爭資本,另件便是政府的各項政策。

中國的內河眾多,有著龐大的市場,加上漫長的海岸線,使得中噸位的貨船及其受歡迎,內河與近海航運業也在蓬勃發展中。

如果中國想造大噸位輪船。則必須積極開拓遠洋航運,為此,李秉衡可是想了不少的辦法。

日前無論是南華之於中國,還是中國之於南華,都是對方的最大貿易伙伴,這樣一來,使得雙邊的航運業成為了擴張最快的航運線路。

目前民國政府也在鼓勵中國民間向蘇利南、果阿:地、南部葉門等地移民,甚至在阿比西尼亞等非洲國家,華人移民也成為了受歡迎者,同這些地方的經濟往來。使得開闢這些航運線路成為了現實。

這些實際意義上的殖民的給與了中國不少的好處,各種資源源源不斷地進口,而各種工業品則不斷地出口至這些地方,加上非洲的幾個。國家對中國的好感,使得中國的出口貿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雖然這些地方市場狹但是蝨子身上也有肉,對於剛才起步的中國工業,已經難能可貴了。

而中國本土市場與南洋市場的聯成一片,以及海外華人的需求,這個廣闊的市場使得中國的工業化程序在加快,前景一片光明。

市場有需求,商品有流通。對於航運業來講,當然是個大喜事。

而對於造船業來講,同樣如此。

得到了南華的各項技術,以及南華各大船廠紛紛與中國船廠開始資本重組,中國的造船業開始走南華道路。

南華造的船在國際上已經有了口碑,堅固耐用,節省成本,而且價魔物美,在國際市場佔據了一席之地。

中國的沿海造船工業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自身的需求使得擴張還只是個開始。

所以中國與南華的造船巨頭們並不擔心前景,也不急於催促政府拿出造艦計劃,這點他們心中有數,李秉衡自身就是造船巨頭,沒有道理不為自己著想。

不過已經有人放出風來。海軍將會首先採購一批驅逐艦,將會在稍晚時間公開擴標。

另外,也有訊息靈通者暗中透露,海軍的造艦計發小初步擬定,將在明年正式推出,並且視國內造船工業的發展規模而最終確定。

這個訊息其實是李秉衡故意讓人透露的,為的就是讓國內造船業吃一顆定心丸。

至於驅逐艦,則是專門為一戰護航編隊設計的,這個錢沒有道理不賺,一戰開打後,可以合理的運用在商船護航的軍艦便成為了暴利產品。

另外,組建一支實力強大的護航編隊,也將使得中國在外交上具備更多的底氣,到時候交戰國都有求於我,當然要乘機訛詐。

所以,李秉衡並不急,列強再張牙舞爪,都被他看穿了。

當務之急是南北統一。時機毛經到了。熟透的桃子也是摘得時候,不用想辦法推動,袁世凱自己也會跳出來給南方藉口。

這段時間北京上演了一幕幕的立憲鬧劇,不但袁世凱北洋集團大肆宣傳。而且立憲派人、保皇黨人都在積極推動立憲。

大批的別有用心之人混到了北京,想要渾水摸魚,博取政治投機機

有的人呼籲實行君主立憲。有的人呼籲恢復帝制,有的則乾脆請願,希望由袁世凱登上帝位。

一出出的醜劇不斷地上演,讓在南方釣魚的李秉衡啼笑皆非。

幾千年的封建殘餘使的中國還存在著**的土壤,帝制在表面上被廢除了,但根深蒂固的**思想還在,在許多人的心裡,依然是有著帝制情結的。

許多中國愚昧百姓習慣了頭頂上有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更何況如今,舊的已破,新的卻還未及建立,尤其是民國初建時的百廢待興時,許多人抱怨“如此則受害群眾就要抱怨今不如古,民國不如大清

袁世凱在大選失敗後。在他的認識裡,既然共和搞不下去了,就不如恢復帝制的好。況且,遜清老官僚出身的他,深知帝制更能滿足其獨裁**的權欲。於是乎。他便利用人們還處於轉型時期這種迷茫,不顧一切地開到車,想要恢復帝制。

至於是君主立憲,還是他自己登頂當皇帝,則無人能夠得知,就連李秉衡,也是無法猜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