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到陳俊生會這麼快就離開,也沒有打算挽留,隨後便派人送他們回去,再去別處召集革命黨的人召開緊急會議去了。
此前在白雲庵開會的十幾人再次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就是否要與振**合作的事情詳細探討了一番,各抒己見,最後大家一致認為,戰鬥似乎已不可避免,是對清zhèng fǔ還是對振**,對新軍而言,必須作出一個選擇。
討論持續了整整一下午,最後大約有一半人傾向於與振**暫時合作,奪取浙江,這樣只能與振**分享浙江的勝利果實,另外一半人則認為新軍應該立即行動,獨自佔領浙江,但此時振**和新軍的三千人都在嘉興方向,雙方很可能同時南下進逼杭州,而嘉興城的守軍統領沈沂山是個見風使舵的傢伙,他決然不會與振**死拼,到時候振**只需分出部分兵力遏制沈沂山的十個營,派另外一部分兵力與新軍搶時間,殺向杭州,而且很難保證振**不會先向新軍下手,解決它這個競爭對手,然後再南下杭州,局面有可能變得十分複雜。
討論來討論去之後,最後童保暄等人作出了先派人去振**探風的決定,既然李天成邀請他們去振**陣地參觀,他們不妨派人前去打探一番虛實,看看振**的戰鬥力究竟如何強大,再做決定也不遲,最後舉手表決透過這個提議,隨後顧乃斌便被眾人推舉,立即前往振**陣營打探虛實,顧乃斌隨後便與陳俊生取得聯絡,陳俊生命令韓曉明帶領顧乃斌和其兩名下屬隨從立即啟程,趕往嘉興。
陳俊生隨後便與其他幾名同僚,繼續在杭州展開政治活動,儘量遊說有革命傾向的軍政要人妥協,不過似乎此時大家還不太相信振**在北部威脅沒有解除的情況下,還有能力進攻杭州,明確表態支援振**者寥寥無幾。
很快顧乃斌帶著他的兩名隨從返回了嘉興,此時浙江新軍的三千人在嘉興城外側紮營,沒有進入城內,與城內沈沂山的巡防軍組成一道堅實的防線,阻擋在振**南下的路線上,雙方保持著三十公里以上的距離,保持著jǐng戒。
韓曉明帶著顧乃斌等三人直接穿過了新軍的防區內側,北上繞到了振**的兵營,振**的前沿部分離嘉興城在二十公里之外,正好是榴彈炮的shè程之內,加農炮也可以在這一距離發shè,摧毀對方的城牆和防禦工事。
經過了幾道關卡之後,韓曉明帶著顧乃斌找到了張鐵武的第一旅第二團第一營的營地,張鐵武早就做好了準備,他已接到了李天成的命令,讓他做好安排工作,接待新軍前來參觀的將領。
第一營的兵營建立在一處丘陵地後方,丘陵擋住了前方的視線,丘陵上佈置了兩個高約十幾米的木塔,上面有兩名揹著槍計程車兵正在用望遠鏡四處掃視著,他們頭上都戴了鋼盔,顯得與眾不同。
一路上顧乃斌先是被振**士兵頭上戴著的鋼盔吸引住了,因為此時國內的部隊,甚至是列強的部隊,還很少有人用到鋼盔,這對於保護士兵的頭部免於子彈的重創,起到了關鍵作用,對部隊戰鬥力有一定的提升。
隨後讓顧乃斌震驚的是振**士兵手上拿著的八一式自動步槍,尤其是上面的瞄準鏡,更是讓他感嘆振**輕兵器的先程序度令人咂舌,因為這種自動步槍據說是振華的軍工廠自己生產的,此時連陸軍裝備十分先進的德、英等國,都還沒有裝備這種帶瞄準鏡的自動槍械,顧乃斌越來越覺得振**是一支神秘莫測的部隊。
儘管此時零零星星聽過很多傳聞,振**自產的武器裝備十分怪異和先進,他們的步槍是一種可以連發子彈的自動步槍,雖然很浪費子彈,但由於子彈出膛的速度快,殺傷力可見一斑,加上瞄準鏡的輔助,設計的速度和jīng度大大提高。
韓曉明在進入第一營的營地之前,故意帶著顧乃斌繞過了一個炮兵營地,從炮兵營地旁的一條小路走了過去。
當見到排列得整整齊齊的幾十門榴彈炮、加農炮、迫擊炮時,顧乃斌和他的兩個下屬更加震驚了,他們終於見到了振**傳說之中火力強大的炮兵火力,傳言畢竟是傳言,親眼見到之後,那種震驚是非同小可的,和新軍少量的小口徑炮火對比之下,強烈的羨慕感油然而生。
看那加農炮和榴彈炮巨大的口徑,炮管高高伸出的長度,炮座的複雜結構設計,都使得顧乃斌又重新認識了一回大炮,果然是突出一個大字。
“這就是振**的炮兵營地嗎,這其中的兩種大炮在下真是聞所未聞,不知道振**是如何將這些大傢伙生產出來的,是不是得到了西洋人的幫助才做到的?”顧乃斌不相信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