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的前線制軍之任嗎?慈禧對此沒有把握,而對中國與法國的交戰,勝負前景如何,慈禧更不可預料。她總巴望著哪天突然傳來一個訊息:仗不打了,大家和解了。若真有這樣的好訊息,那才真正是阿彌陀佛,佛祖保佑,祖宗保佑。
傍晚,慈禧吃過晚飯後,正在和李蓮英,以及兩個常來侍候她的禮王府小格格一起玩牌九。這時,內奏事處的值班太監進來稟報:“李鴻章請求陛見。”
“李鴻章這幾個月不是在天津嗎,他現在是在天津呢,還是已到了京師?”慈禧一邊看著手中的牌,一邊慢慢地說話。
“他昨天已到了京師。”
“有什麼事嗎?”慈禧依然慢聲慢氣地說,並示意在她身後的小宮女照常為她抓牌。
“說是法國將派特使來天津談和……”
“法國談和?”慈禧打斷太監的話,手中的牌立刻被收了起來。
“是的,談和約。”
“傳令,一個時辰後在養心殿召見李鴻章!”
“嗻!”
內奏事處的太監立即把這道懿旨傳了出去。很快,這道懿旨就被傳到位於紫禁城附近的賢良寺裡。太后破例連夜召見,既體現她對此事的重視,也說明她對此事很有興趣。與太后打了三十多年交道的前淮軍統帥這樣尋思著,心裡也便有了幾分把握。
紫禁城一到斷黑時,進入宮中的各道大門小門一律緊閉,並加上又大又粗的門槓。白日裡,在陽光照耀下,在翎頂蟒袍的輝映下,雄偉威嚴的三大殿和氣象宏闊的青磚廣場,將朝廷的尊嚴和皇家的富貴,表現得淋漓盡致,氣勢逼人。可是一到黑夜,就完完全全是另外一番模樣。三大殿內沒有一盞燈,黑幽幽的,宛如三座從昌平搬來的前明皇帝的祭祠享殿。青磚廣場上也沒有一盞燈照著,空曠曠、黑沉沉的,就像一處死了無數生靈的古戰場,給人以淒涼悲哀之感。宮中歷來稀奇古怪的傳聞甚多,太監又格外的膽小多疑。所以,一入夜,這裡便見不到一個人影。白日的天堂,此刻簡直就成了陰間。
第七章 和耶戰耶(8)
不過,這只是紫禁城的前半部分,至於後半部分則多少還有些人間生氣。圍繞乾清宮、坤寧宮、交泰宮兩側的東西十二宮以及御花園等,向來被稱為後宮,是皇帝和后妃及皇子、公主們的居住活動之地。在咸豐朝以前的幾個朝代裡,尤其是康熙、乾隆那些年代,皇帝在位時間長,享壽又高,后妃眾多,龍子龍孫更是多,後宮熱熱鬧鬧的。晚上燈火輝煌,小兒女嬉笑聲不斷,紫禁城裡並不乏人間天倫之樂。尤其是那位號稱十全老人的五福堂主乾隆爺,更是龍體健旺風流成性,每天夜晚他所宿的那個妃子宮裡,必定絲竹繞樑絃歌不絕,人盡名花,舞皆霓裳,把夜間後宮真弄成一個鶯歌燕舞的海外仙島似的。
到了咸豐朝以後,後宮就如同大清的國運一樣,一朝不如一朝,一年不如一年。咸豐帝三十去世,只留下一子一女,兒子便是慈禧所生的同治帝,女兒則是另一個妃子麗妃所出。咸豐帝因為死得早,妃子的隊伍還來不及壯大。相比道光朝來說,後宮已是大為冷落了。
慈禧集女性的嫉妒、寡婦的變態、君王的大權於一身,後宮這塊小天地本就是她職分所在的主管之地,現在更成了她砧板上的一塊魚肉,任她擺佈宰割。咸豐帝所留下的那些與她爭過寵的太妃們,哪個見到她不像鼠兒見了貓一樣,戰戰抖抖,誠惶誠恐?後宮不要說晚上,即便白天也都是一片冷冷清清的。
同治皇帝十九歲就死了,皇后被逼殉夫,留下的幾個不明不白的妃子,在後宮中毫無地位可言。今上只有十四歲,他還沒想起要女人。麗妃所生的女兒早在同治八年便出宮下嫁符珍。自從同治八年起到眼下十五六年了,偌大的紫禁城後院裡,就再也沒有一個皇子公主出現過。人們在背地裡嘆息:大清朝皇嗣主脈怎麼會凋零到如此地步?這是不是前廷所顯示的國運不昌對後院的壓迫,或者反過來說,恰恰是後院的後嗣不興,而使得前廷的國運不昌?更有受到慈禧壓抑的老太妃們,則把責任歸咎於她的身上,暗地裡譏譏嘖嘖地議論著:從來陰氣太盛,陽氣則衰,哪朝哪代有過這樣強梁霸道的太后?怪不得大清苗裔不旺!
嘆息也罷,指責也罷,大清王朝的皇宮後院便是這樣冷清多年了,大家都寄希望於這個尚未大婚的光緒皇帝身上,但願他多置妃嬪,廣育子女,最好能像周文王那樣,生他一百個皇子出來,重振當年後宮雄風!
然而,這還得拭目以待,至於眼下則依舊如故。一到晚上,更比白天冷清,妃子也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