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了陸、海、空三軍,並摩拳擦掌,欲報當年的一箭之仇。這次盧齊之間的火併,恰好給予奉軍一個出兵關內的藉口和武裝“調停”的理由。奉軍將領們自不可能坐失良機。
秀才出身的直係軍閥首領吳佩孚,對奉軍的動向及心態是瞭如指掌,他知道作為遼西巨匪出身的張作霖,不會由於上次的兵敗而善罷甘休。隨著盧齊之間爭鬥的加劇,直奉之間的惡戰也迫在眼前了。鑑於緊張的軍事形勢,吳佩孚決定立即派重兵雲集山海關前,同時扣留京奉路列車,斷絕交通,修築工事,並派出遊動哨遍撤在綏巾一帶的長城腳下,以便更準確地觀察、探聽奉軍的動向。
面對直系軍的佈署和採取的軍事措施,張作霖雖怒火中燒,但不敢冒然行事。他不斷派密探入關刺探曹、吳內部動靜,以求知己知彼。當他得知自曹餛賄選以來,直係軍閥已分裂為保定、洛陽兩派,以致貌合神離、各懷鬼胎,且昊佩孚手下大將馮玉祥又滿腹牢騷,對吳頗為不滿並準備擁兵自立時,張作霖大喜過望,他知道馮玉祥這位腦後有反骨的“倒戈將軍”,什麼事情都可能做得出來,便斷然決定在直奉大戰爆發前,先從馮玉祥身上下手,並密請北洋軍閥元老段祺瑞和民國政府教育部長黃郭,向
14 /日暮東陵
馮玉祥策反。其條件是,一旦馮玉祥倒戈,奉軍擊敗曹、吳直軍後不再入關,北京政局由馮玉祥組閣主持。與此同時,張作霖又令他的兒子張學良密赴馮部,向馮玉祥暗中贈送“軍炯”50 萬元,以加重誘餌和法碼。馮玉祥聽信了遊說,收下了奉軍的鉅款,並答應見機行事。
當一切準備工作按預期計劃就緒後,急於復仇的張作霖於1924 年9 月12 日,宴邀各國駐奉夭的領事,宣佈由於直軍增兵進迫山海關,所以奉軍決定興兵入關,請各國領事通知僑民迅速離開秦皇島,同時通電討直。
9 月15 日,張作霖將東三省保安軍恢復為原鎮威軍,總司令自然是曾自稱“鎮威上將軍”名號的張作霖本人,總參謀長是老謀深算的留日派軍官首領楊宇霆。在楊宇霆的主持下,奉軍將領張學良、姜登選、韓麟春、郭松齡、李景林、張作相、張宗昌等人,共同制定了對直作戰的整個戰略。這個戰略是由熱河南路、北路及山海關正面,三路並進。當熱河兩路到達喜峰口、冷口一帶,與山海關一線齊平時,三路大軍同時發動猛攻,力爭一戰而置直軍於死地。
9 月下旬,張作霖指揮6 個軍團,號稱30 萬眾,分三路向山海關、熱河南北路進發。同一天,由葫蘆島起飛的奉軍飛機開始出現在山海關上空,一宇型艦隊也開足馬力向秦皇島方向集結。整個奉軍已刀出鞘、彈上膛,一場惡戰即將來臨。面對張作霖刺來的銳利劍鋒,北京中南海總統寶座上的曹銀,急如星火地電召直係軍閥實力派人物、在洛陽的昊佩孚火速進京主持應戰事務.一日之內連拍三封緊急電報,由十萬火急到百萬火急,再到限時限刻。儘管如此,遠在洛陽的吳佩孚卻總是不肯動身,焦急萬分的曹餛只好派心腹內侍李彥青,作為自己的全權代表親赴洛陽勸駕。昊佩孚見到這位跟曹銀同床共枕的欽
第一章“龍”困牢籠/15
差,仍不急不慢地說:“打仗要錢,平時欠晌還則罷了,現在不發足晌,誰肯去前方賣命?〃
精明的李彥青知道吳佩孚肚裡有氣,想借此機會給曹餛個臉色看看。但在李彥青一番承諾、吹捧和苦苦哀求之後,吳終於答應即刻北上,主持禦敵重任。
事實上,這時的吳佩孚從京城和前線發來的戰情報告上,清楚地知道奉軍已逼近山海關,他不能再等了。
9 月17 日下午8 時,吳佩孚的專列抵達北京。為了迎接吳佩孚,驚喜交加的曹銀含著激動的淚水.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並於當天晚上在總統府擺下盛宴,以示心跡。當這一切在激動、興奮、熱鬧中結束後,直系軍隊的高階將領舉行了秘密軍事會議。會上,曹餛以民國政府大總統的名義宣讀了對張作霖的討伐令,並任命吳佩孚為“討逆軍”總司令,王承斌為副總司令兼後方籌備司令。接下來,根據吳佩孚所開列的名單,任命彭壽萃、王懷慶、馮玉祥為第一、二、三軍總司令。
軍情緊急,容不得半點耽擱,在經過一夭的密謀策劃後,吳佩孚要正式發兵北向了。”
這夭晚上,設在中南海四照堂的直軍總司令部燈火逼明,玻璃窗被燈光映得耀眼生輝,前來參加會議的一除直系各軍將領外,還有因奉軍進關,顧維鈞堅辭代理國務總理職務,由曹餛堅邀承接的顏惠慶,以及全國陸軍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