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經濟成長率。90年代,勞力密集的紡織、消費電子、玩具、塑膠產業對GDP的貢獻高達四成,也創造了就業機會。但是這些產業外移後,電子業接棒,到了2000年,過去勞力密集的製造業產值減少六成,僱用的人數也只剩下一半。這些傳統產業失業的勞工卻無法轉向高科技產業。2002年8月底在世貿大樓舉辦熱鬧的電信展,會場擠得水洩不通。但是,參觀電信展覽的人很少會往樓上走,樓上一間間的展示空間,正是臺灣中小企業的對外櫥窗。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臺灣中產階層(5)
4�有錢人不繳稅的警訊
2001年臺灣失業率4�6%,平均每個月有45萬失業人口。這些失業人口中將近一半是因為“場所歇業或業務緊縮”而失業。無業家庭在2000年就已經佔總戶數的13%,2001年又繼續上揚,更讓收入最低的窮人翻身困難。稅賦結構的不公平,是所得失衡的第二個原因。
從全臺灣所得者的所得來源分析,2001年只有54�3%的所得來自受僱人員的薪資報酬;產業主所得則佔了15�9%。但是在綜合所得稅的來源上,受僱人員繳的稅比率高達七成,產業主所佔的比率僅5�3%。目前當局考慮免除的遺產稅,其實也是另外一種富人稅。有錢人透過各種合法的避稅管道,致使2001年臺灣“財政部”只收到72億遺產稅和贈與稅,不到總稅收的1%。知識經濟在臺灣發展所帶動的“數字鴻溝”、“知識鴻溝”,也在近幾年成為拉大所得差距的幫兇。兩年前,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就曾經憂心忡忡地指出,知識經濟的發展結果,造成贏者圈只集中在有限的人口,幷且拉大和其他社會成員的距離。
5�知識經濟的警訊
根據“主計處”依2000年資料的推估,在高所得家庭中,18~23歲受高等教育的比率是59%,但是在低所得家庭中僅有3�7%。低收入的家庭也因為經濟拮据,無力投資在讓自己未來有可能晉升中產階層的工具上。譬如家戶所得最低的一級,家用計算機的普及率和最高收入家戶相比是12�8%∶82%、上網比率是7�7%∶70%、訂報比率16�3%∶60�1%、訂閱期刊比率2�1%∶31�5%。龐大的中產階層現在都被迫面對“新貧”狀態的不安,尤其對未來更充滿不確定的焦慮。“臺灣省主計處”:《2000年主計處推估》;臺北,//�dgbas�gov�tw/mp�asp等。
6�新貧階級興起
社會底層收入最低的一群,每年可支配所得入不敷出,必須動用過去累積的儲蓄。他們沒有什麼改變未來的能力和契機。2001年收入最低一級的家庭儲蓄率是負的1�6%。中產階層最害怕貧窮,但也慢慢地變窮。從“主計處”所得收入者十分位的統計中,第五級到第八級的中間所得者,過去25年來,所得佔全臺灣所得大餅的比例都微幅縮水2%。也因此,連收入穩定的軍公教人員也很清楚,現有的福利制度一定不可能維持到未來。連最有錢的一群精英,那些適應力量強、最懂得如何競爭的贏家,在新貧的氣氛籠罩下,也擔心會被淘汰,跌出贏者圈。從收入最高者到中產階層,都對新來的“貧窮”感到很不舒服。對自己未來的收入不樂觀、對未來的生活環境不看好,是臺灣“新貧”階級的共同隱憂。也有人提醒,不應該只將“所得”和“財富”當成幸福的唯一指標。雖然過去多數臺灣人眼裡的價值只有“錢”,因此不擇手段追逐財富,犧牲其他的價值。但當逐漸成為主流的新貧階級,慢慢變成中產階層的同義詞時,這也會是未來2~3年大家最關心、也最擔心的趨勢。陳雅慧,同前引文;2003年2月21日。
“教育普及”與“權力重新分配”(1)
“教育普及”與“權力重新分配” 對社會階層間的影響力
根據相關統計,1952年,臺灣地區的文盲高達總人口的42%,而1995年,文盲比率已降至6%。這樣的轉變應歸功於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自1968年起,臺灣當局即要求所有7~15歲的孩童都必須入學,至少接受九年國民教育。此一政策不但奠定教育普及的基礎,同時也促成日後高等教育的發展。該統計同時也指出:1950年,學齡兒童的就學率尚不及80%,然而到了1975年,就學率已超過90%了。同時,高中高職畢業生的升學率,也由1940~1960年間的40%左右上升至1986年的85%;而學齡人口(6~21歲)的在學率則由1965年的68%提高至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