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轉一轉,他心目中‘中國大城市未必比東京、長崎更加繁榮’的想法就會被徹底的打消。
那一別中國之後,北輝次郎再沒有來過中國,他對中國的所有印象全部來自電影和報紙,或是周邊朋友下屬們的言談。而報紙和電影上的中國城市、鄉村,很少有不好的,而且中國比日本先進,這不是理所應當的麼。
這次西南日本的代表團依舊選擇從上海入境。對比東京日本在天津登岸,西南日本的老線路就是打上海入境。上海從19世紀晚期就是遠東工商業產值最大的城市,再次到了這座城市之後北輝次郎被駭住了。上海港口經過了大規模的擴建,與以前相比大大不同。這裡跟北輝次郎印象裡的天津港口完全不是一個層次,長崎這座西南日本最繁華的港口城市對比上海港來也變的那麼渺小。
對於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而言,全世界都知道的東方第一港口,甚至現在已經有人把‘世界第一港口’的名字冠到上海頭上了,港口區漂亮不算什麼。但過了海關進了上海市之後,北輝次郎發現自己記憶深處的那十幾年前的中國真的消失了。這裡根本不是遍地小巷的長崎、東京可以比擬的,展現在北輝次郎面前的是一座讓他不能想象的現代化城市。最普通道路基本都是四車道+人行道,寬闊的主幹道則是八車道甚至十二車道。馬路兩邊種著漂亮的綠化帶,道路上汽車、卡車、摩托車與腳踏車川流不息。
看著那些寬闊筆直的大馬路,北輝次郎覺得就是機場的跑道也不過如此了。如果是戰爭打到了上海,這些道路立馬就能當臨時機場用。人行道兩邊,是一座座四五層的小高樓,這些樓房都沒什麼特色,但是掩映在綠化帶的樓房一片接著一片的連綿不絕。與日本很多城市裡低矮的木質房屋一比,就充分的說明了中日間的差距了。
第九百零七章現代的中國
事實勝過千言萬語!
日本與中國的差距似乎沒有在這二十年中縮小,反而越拉越大。
南北日本的國民人口已經達到了6000萬,而中國本土人口是3億5000萬。中國的城市人口已經向著總人口的50%前進,那也就是1億7500萬人。這幾乎是南北日本人口之和的三倍,比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四個國家加起來的總人口還要多。
東西俄羅斯加起來也才比這個數字的一半多一些——可見對比起原時空同期1。6億人口的蘇聯,俄羅斯真的被劉暹給玩殘了。當然,要是加上聖彼得堡和莫斯科各自的‘兄弟’們,他們的總人口倒是能勉強追的上1億7500萬這條準線。
英法德美再高的城市化比例也彌補不了雙邊的差距。不算一大幫藩國和小弟,只單單一箇中國,一個比之同期的老美還要強大許多的中國,就不是失去了世界霸權後的歐洲人可以挑戰的。
管現在的南北日本還有多少繼續做著大陸夢的人,不管他們明裡暗裡咒罵了多少次南北日本政府的當權派,當他們來到上海一趟,在看到上海的變化之後,他們全部會打消那個不切實際的念頭。
……
無論是原時空,還是這個世界,長江下游的寧滬杭三角區都是中國最為重要的精華地段。在這片不大的區域內,集中了上海、南京、蘇州、杭州、鎮江、無錫、揚州、常州、南通、嘉興、湖州等等城市。這些城市連結在一起組成了一個一半人不可想象的城市群,可以說中國長江流域的精華幾乎都集結在這裡。北輝次郎開啟了眼界,他從西南日本駐上海的記者手中拿到了不少長江三角洲的工業人口資料。這些東西並不保密,但也不會公開的宣佈在報紙上。只要有心,誰都可以從政府那裡搞到手,只不過這個時代還不是一切看gdp的時代,報紙上也不會去特意的公開這些並不能吸引人的資料。
整個長江三角洲的人口就比南北日本的總人口要多,比歐洲人口最多的工業強國德國要多,國民生產總值在北輝次郎看來也不會比德國要少。只這一個寧滬杭工業區。中國人就能傲視地球。而這個寧滬杭工業區說到底也只是歸屬於中國四大經濟體之一的東部沿海經貿圈。當然,上海的作用並不是單單的屬於東部沿海經貿圈,這是全國唯二的直轄市【另一個是新加坡】。上海屬於整個中國。除了對外貿易,它的作用更是對內的,是整個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
單單一個上海,北輝次郎還有理由來懷疑這是中國人拿來裝點門面的。是整個中國大陸精華匯聚而起的面子工程。但是整個寧滬杭工業區轉過來一遍之後。整個西南代表團裡的人都喜笑顏開,興奮之極。這些人才沒有北輝次郎那樣訕訕的心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