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王終於明白,道:“那時本王便率兵攻打延州,使得順王首尾不能兼顧,若是能夠奪下延州,順王的大軍可以說就是孤立在桑山之中了。”
劉淵點了點頭,確實如此,不過這樣必須要順王大意才行。首先不能丟了雲州,其實要藉助桑山之險使順王欲罷不能,最後就要奇襲延州了,但者缺一不可。而這個奇襲延州卻也要和蜀王說明,忙道:“延州畢竟是座堅城,那時王兄勿要以大軍攻城,若是驟然間無法攻下,順王大軍迴轉,王兄危矣。臣弟舉薦雷霆軍可以一試,到時候可以讓雷霆軍換成順王軍盔甲裝飾,然後偷進延州,定然會事半功倍!”
蜀王哈哈大笑道:“聽完王弟此計,本王大感此戰必勝!”
劉淵看出他確實是真的有了信心,雖然這信心未必太早了點兒,但是畢竟比方才一臉苦相,沉浸於那個所謂的命相之術更好,急忙躬身行禮道:“臣弟恭祝王兄收復東蜀,凱旋而歸!”
蜀王點了點頭,道:“本王定不會讓王弟失望!”劉淵一愣,這個蜀王已經些君臣顛倒了,不過他一直都是這個樣子,倒也不必驚奇了。只是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會這樣買力地替他出謀劃策而已。
回到王府中,劉淵馬上寫了封書信給郭瑭,要他務必保護蜀王安全,然後也將如何奇襲延州之法寫在裡面,郭瑭是個聰明人,應該會隨機應變,只不過蜀王是否會按照自己的計策行事,卻還是未知,畢竟軍中還有一個巧舌如簧的謀士戰遊。
他又將孟陽找了回來,龍騰閣自然也要出力保護蜀王。尤其此次更有玄妙莫名的意義在內,劉淵更是不敢大意。
想到戰遊,劉淵心裡不知道為什麼有一絲不安,這個狂士雖然有不少奇思妙想,但是到底能不能指揮全軍,卻還是一個問題。劉淵嘆了一口氣,心道只要保住雲州,然後以攻打延州為首要,就算不勝,也不會大敗。
所以他提筆寫了一封信給戰遊,將此事說明,希望他能以大事為重。至於這封信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劉淵沒有半點信心,但是卻必須走此一步。到了這個地步,他已經是盡力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已經不是他能夠左右的了。
漢制嘉佑七年八月二十日,蜀王孟彥章親征東蜀。成都城外,文武百官跪倒一片,呼聲震天。
而此時西川王劉淵卻坐在書房中,眼睛雖然望在手中的《乾坤引》上,卻一個字都沒有看進去,直到聽到城外幾聲炮響,這才將手中的書放下,拿起旁邊的香片,嚐了一口,然後將目光投到窗外。
蜀王是否會安然無恙的回來呢?自己又何時能夠迴歸大漢呢!
第二部 見龍在田 終
第一章 狂士戰遊(上)
過了中秋之後,蜀都成都還是有些涼爽之氣的,而且天空也顯得清朗了許多,想起當初的霧日迷茫,到有些顏色為之一開的喜悅在內,只可惜由於蜀王親征東蜀,這種喜悅始終無法真正的在這座古城裡盡情釋放出來,而是帶著一些沉重和忐忑不安。
一輛裝飾華麗的馬車緩緩駛入了位於成都城南的一座會館前,會館的門前掛著一塊用隸書書寫的匾額,上面“編書館”三個字清晰入目。
西川王劉淵從馬車上走了下來,先是看了看這塊匾額,然後嘴角露出一絲微笑。他身著一身白色的長衫,雖然與一般書生略有區別,不過相差並不是很多,加上他高瘦挺直的身體,臉上淡定從容的微笑,這個人站在那裡,給人一種飄逸俊秀的感覺。
來到這裡,劉淵心裡是非常高興的。
李納確實是一個正宗的文士,而且非常勤奮,竟然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要將《四庫全書》完成了。自從先代蜀王駕崩,老丞相徐誠病逝之後,劉淵這個西川王便被指派為編書總裁,統領編撰《四庫全書》之事,現在既然已經差不多完成了,自然要來看看。
白楚臣等眾多編書官員已經等候在館外,見劉淵到了,紛紛上前行禮,白楚臣顯然是欣喜異常,雖然臉色比前年蒼老了許多,不過眉角卻全是喜色,上前道:“王爺此次能來,下官確實十分感激,《四庫全書》馬上就可以編成,主上已經下旨由王爺親筆提名,王爺快快請進!”
劉淵點了點頭,笑道:“白大人如此客氣,本王倒有些不知所措了。”白楚臣的女兒白蓁現在被封為貴妃,他的身份自然就更高了一層。但是白楚臣是正宗的文士,性格與李納非常類似,並不喜歡官場鬥爭,最喜歡的就是做做學問,要不然也不會將編撰這套全書當作是一生的大事了。可以說遍成此書,最為高興的就應該是白楚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