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可眼神中卻已經將心中對於生的渴望訴到極致,但他們依然義無反顧地衝鋒著。
因為他們是戰無不勝的白馬義從。
因為他們曾經立下蒼天可鑑,白馬為證的誓言!
當駿馬與巨盾相撞的時刻,當馬腿折而人臂斷的時刻,當刀光加身而槍刺透體的時刻。
他們不曾感到後悔。
當初參軍只是為了抵禦外族,公孫將軍卻帶著他們縱橫了大半個天下。他們並不覺得遺憾,如果知道有朝一日要與這個世界道別,那便就是今日了!
鐵騎轟鳴的碰撞聲就像一支支弩箭,一面面巨盾被沖垮,一個個重步卒被撞飛,臂斷骨折的聲音響徹在戰場的每一個地方。盾線在頃刻之間被鑿出一道百十人的缺口,隨後更多的冀州騎兵與步卒潮水般地湧了進來。
圓盾陣只要一處崩潰了,那邊緣的防線也算不上什麼防線了,可關羽並未令他們解散陣型,而是由相反的方向拉開缺口,再度形成一個盾線反著將敵人括了進去。
這一次不為殺敵,只為困住他們。
只要困住他們,涼國重騎趕至此處,便是公孫瓚授首之時。連手中最後一支精兵白馬義從都派上陣來衝擊密集步卒,想來公孫將軍也是別無他法了吧!
環陣中亂了套,持弩的涼國輕卒半跪在地上端著大弩射擊,嘣弦的聲音不過堪堪發出弩矢便已經射入奔至近前不足五步的白馬首中,鋒勁的弩矢帶著無匹的力道直穿透馬頭,連帶著射傷馬上的騎士。然而,射出弩矢的涼國弩手也沒討到好處,儘管駿馬被弩矢穿腦而過,早已死得不能再死,卻無益於賓士中的駿馬猛然脫力。
原本駿馬在撞到人之前,總是會有些許收著力氣,因為只要不傻都不願在奔跑中全力撞到東西上。駿馬容易衝撞甚至對撞只是因為馬的眼睛長在左右,他們僅僅能看到前方一點兒的距離,更多的則是觀看左右的環境。正因如此,駿馬在賓士中總是不斷的左右擺頭,這絕非是為了讓自己賓士起來更顯神駿的耍帥,根本原因是它們正臉是看不見前方的。
弩矢穿腦,在瞬間摧毀了駿馬的中樞神經,飛速賓士的駿馬猛然受挫,失去意識控制的速度與身軀才最沉重,衝撞也要來得更加迅猛。幾乎在頃刻之間,駿馬攜著騎士超過千斤的重量瞬間碾過跪姿射擊的涼國弩手,千斤重量的再加上駿馬的衝撞力可不止千斤,君不見涼國外圍被衝破的盾陣中重灌步卒有多少因為扛著巨盾硬頂著駿馬衝鋒而被撞得手斷人傷。
強弩被攆斷,崩開的弩臂抽在駿馬當胸直接掀飛一塊血肉,而弩手則的頭顱則被數條獸筋攪成的弩弦抽出一道骨裂聲,弩臂更是在眨眼間便不知飛到何處。
駿馬、白馬騎士、涼國弩手的身子在戰陣中攆出一道十餘步的血肉之路。
而這樣的場景,發生在戰場各處。
原本循規蹈矩的軍陣對戰在公孫將軍下令白馬義從自殺衝鋒之後的半柱香的時間切入到陷入瘋狂的生死之戰!
只一個自殺性衝鋒,便令關羽古井無波的心也被帶動的瘋狂了起來,甚至焦急感比之公孫瓚恐怕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在這個檔口上關羽敏銳地發現了他們這些涼國肱骨之臣在此戰到來之前始終忽視的一個重大問題。而現在,這個重大問題甚至非常有可能導致涼國兵馬此次全線潰敗!
涼國兵將的優勢有太多了,大力發展軍事軍陣與軍卒教育之下,單個軍卒個體素質完全優於天下任何一支徵募兵馬。較好的兵甲軍械與良好計程車卒營養攝入保證了涼**隊應戰時的高強戰鬥力。再者便是專門針對大軍團作戰的之下專門剋制天下任何諸侯的小軍陣合成大軍陣的訓練,能夠保證涼國兵馬即便在混亂的戰場上一個軍侯甚至一名屯長便能夠率領部下獨立結陣作戰,透過每一名基層軍官靈活按照軍陣指揮結成不需要指揮也能作戰的大軍團。
這是全天下誰都沒有的優勢。由上至下,由下至上的雙向指揮協同作戰系統。
早在十年之前馬越初拜涼王,便放言十年之後的戰爭將會是大軍團作戰的戰爭,因此涼國一直對這種戰事有著最大的勝算計劃。
但是他們都忽略了一點,那便是為了保證大軍團作戰的強大戰鬥力,為了保證每一名基層軍官都受過良好的軍爭戰策學習,十年之前久經戰陣的涼王覆甲老卒全部都充任軍侯一級的初級將官與國、州、郡、縣四個級別的書院教習。
現在的涼**卒,很少有經歷過十年之前涼州混亂那些殘酷戰爭的老卒。
如今的涼**隊的確打過一些勝仗,而且還打得非常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