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四福晉的奶嬤嬤還是正院的管事嬤嬤, 平日裡就幫著四福晉打理貝勒府,四福晉手中的人脈別人不知道,烏拉嬤嬤不可能不知道。
這府裡發生的事怎麼可能瞞得過烏拉嬤嬤。
烏拉嬤嬤知道了都沒動靜,她犯不著再去得罪李氏。
總之這事她是不會管。
她讓烏拉嬤嬤協助她打理府務, 但實際上姜宛茵是將手中的活全都推給烏拉嬤嬤,她只在後面看著,不出亂子就行。
烏拉嬤嬤知道了, 就等於四福晉知道了。現在做再多, 安插再多的人手都沒用, 等四福晉回來, 這管家權便會交還給四福晉, 四福晉必會將李氏安插的人手拔掉。
既如此她何必白費力氣還得罪四福晉。
“不論李庶福晉做什麼, 只要不涉及沁梅院, 咱們都別管,由著她。”
以前李氏還是格格,身份不夠管家, 現在成了庶福晉頭一次管家就如此迫不及待,得意忘形,真不知所謂。
雖然姜宛茵讓烏拉嬤嬤替她打理府務,她不安插人手也不收買下人更沒撈油水,不過她也藉著管家權在手給自己謀了些便利和她好處。她計劃著讓李神祿出府替她買了不少東西。
又在重要位置上安插了自己的人手,李氏心情頗好。
不過如今四貝勒府她與姜宛茵平分管家權,她也讓人一直盯著姜宛茵。當初四福晉分權時,李氏仗著資歷搶了重要和油水足的差事。
“姜氏那還沒有動靜嗎?”
“姜庶福晉一直在沁梅院極少出來,聽說在給三阿哥他們啟蒙呢。”
“啟蒙?就她,一個榮國府丫鬟出身的,也敢給皇孫啟蒙,真是搞笑。可別是把皇孫給教傻了才好。”
李氏輕蔑地說。李氏瞧不起姜宛茵,時常提起姜宛茵的出身,總是輕蔑諷刺。
“以往我還真高估了,誰能想她竟是個傻的。送到手的權利都不知道牢牢把住反而讓一個奴才替她管家,真是不知所謂。”
李氏對姜宛茵讓烏拉嬤嬤代她管家之事非常惱火。原本李氏以為以姜宛茵的出身定然是不會打理府務的,想越機會欺壓姜宛茵;可哪想姜宛茵竟然讓烏拉嬤嬤協助她,打著協助的名義讓烏拉嬤嬤替她管家。
李氏不忌憚姜宛茵反而是忌憚烏拉嬤嬤,因為烏拉嬤嬤協助打理府務使得李氏想做一些事情就處處被掣肘,讓李氏惱怒不已。
“主子,既然姜庶福晉如此不識趣,主子你何不給她點教訓,好讓她知道主子您的厲害。”
李氏的心腹建議。
“是得找個機會給她點教訓。”
李氏心裡暗暗琢磨著。
姜宛茵不知道李氏正盯著她,她繼續忙著教孩子的事。三個孩子已經過了兩週歲生辰了,整個頑皮搗蛋的時候,照顧孩子可是累人的活,雖有奶嬤嬤幫忙照顧但姜宛茵還是每天累得不行。
聖駕是五月底出京的,四爺他們才走不過幾天,就出事了。
六月初六一大早,弘暉被人從宮裡抬了回來了,抬回府時人已經快不行了。
弘暉被抬回來時烏拉嬤嬤正在和姜宛茵說著庶務的事,前院的小太監來找烏拉嬤嬤說弘暉不好了,烏拉嬤嬤臉色大變直接就衝了出去。
姜宛茵一聽弘暉不好了,臉色也變了。
根本沒來得及問是怎麼回來,那小太監也跑了。
弘暉若是在宮裡出了事,這與她沒什麼關係。可是現在弘暉在宮裡出了事被抬回來了,她與李氏管著貝勒府,若是弘暉萬的不行了,只怕她們免不了被四爺和四福晉遷怒,不管是失寵還是四福晉的遷怒報復都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