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9部分

今年的最後一場雪了吧。”

“可不是,瑞雪兆豐年,明年我大唐肯定風調雨順。”

“極是,極是。”

“這梅花可真香,離這麼遠都能夠聞到陣陣香味。”

“那梅花白的像雪,真好看。”

“雪與梅花,可是春天的象徵啊。”

“嘿,你這話可就不對了,分明是梅花嘛,雪怎麼算是呢?”

大家議論紛紛,竟然因為這麼一個問題鬧了起來,丹陽公主在旁邊聽著這些人說來說去,倒是忍不住笑了起來:“這些人真有意思。”

在丹陽公主看來,這個有什麼好討論的呢,這些人竟然議論的這麼起勁?

唐舟也笑了笑:“大家高興嘛,隨便聊,這也沒什麼的。”

丹陽公主聽了這話,撇了撇嘴,問道:“那你覺得是雪迎春,還是梅花迎春?”

唐舟見丹陽公主這樣,道:“不是吧,公主殿下剛才還說他們無聊,怎麼突然就問上了。”

“我就想問你,你答還是不答。”

唐舟想了想,隨即負手吟道: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這樣吟完,道:“只能說各有千秋吧。”

這話等於沒說,不過丹陽公主卻是微微一陣,一個小小的問題,就讓唐舟寫出了一首好詩來,仔細想想,唐舟已經很多年沒有寫詩了吧。

今天一開口,才情還是不減當年,丹陽公主頓時覺得有一股暖流經過。

風雪呼呼的颳著,不時有梅香傳來,唐舟的這首詩很快在宮裡傳開了,那些本來還在議論的人聽到唐舟這首詩,頓時停了下來。

“哈哈,還是侯爺說的有道理,各有千秋,各有千秋啊。”

“是啊,我們在這裡爭什麼爭呢。”

大家很快便停止了討論,轉而開始評論唐舟的這首詩,這首詩帶著一些哲理,他們覺得算是上上之做。

就在大家這樣議論著的時候,宮宴終於開始了。

大殿之上,燈火通明,而且都燃著火爐,裡面還是很暖和的,除此之外,各色美食也是精緻的很。

大家坐下之後,便閒聊開吃起來,酒過三巡,李治望著唐舟道:“聽說剛才唐愛卿寫了一首詩?”

唐舟道:“不過閒聊之作而已。”

“雖是閒聊之作,但也是上乘啊,不如趁著今天這個機會,唐愛卿再寫一首怎麼樣?”

“這……”

“就這麼定了,別掃了大家的雅興。”李治倒是有些霸道的,唐舟無奈苦笑,只能應下。

“不知聖上想聽什麼詩?”

李治道:“唐愛卿隨便作吧,我們姑且聽聽,想來不管唐愛卿做什麼,皆是不會差的。”

李治這麼說完,其他人也都連連跟著附和,彷彿很同意李治這句話,而其他人跟著附和的時候,李治的眼神之中卻是突然露出了一抹兇光,不過這一抹兇光一閃而逝。

唐舟倒也沒有察覺到,猶豫片刻之後,隨即吟道: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這是一首有意隱退的詩,是李白《行路難》三首中的一首,此時唐舟吟來,也是有一點明志之意的,那便是他唐舟有意隱退,希望李治以後不要為難他,他早晚都是要隱退的,也不會跟李治作對。

唐舟這首詩寫出來後,其他人自然都紛紛稱讚,李治也叫了兩聲好,不過除此之外,李治也聽出了唐舟這首詩裡的意思。

要隱退?

李治不知道唐舟是不是真的要隱退,如果是真的話,那自然最好了,自己也就不用費勁了,可萬一不是呢,那可就壞事了啊?

李治沒有想到,在自己準備坑唐舟一把的時候,唐舟卻突然作詩明志起來,這讓李治開始糾結了,今天晚上的行動,是做還是不做?

不得不說,李治雖然有很多皇帝的通稟,比如說多疑,比如說好色,但他還有一個其他皇帝很少有的,那就是優柔寡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