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6. 人間煙火

《她是第三種絕色》最快更新 [aishu55.cc]

*

疾病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冬季易發呼吸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

對生病的患者,尤其是老人而言,寒冷的冬天是一個考驗,很多老年患者熬不到春暖花開。

一到冬季,腫瘤科病人危急值肉眼可見地變多,死亡率也明顯升高,尤其是肺癌一類的呼吸道疾病,容易併發感染。

簡清自己去看了眼趙老太太,又找到護士長報備了情況,交代自己組下的醫生要特別留意,必要時請心理科醫生會診。

交代完,自己一個人去病區走了一圈。

平日裡她到病房,身旁幾乎都跟著人,有時是幾個人,有時是一群人,有時是科主任大查房,更是烏泱泱一堆人。

除了患者家屬主動到辦公室、診室尋她,她似乎沒有給過他們單獨與自己交流的機會。

她會花時間查閱文獻,和其他學科醫生會診討論,制定治療方案,但從不會和病患寒暄家長裡短,也甚少關注他們的情緒狀態,只會一針見血地告訴患者家屬現階段病情怎麼樣、接下來可以選擇哪些方案。

她不是一個溫情的、有人文關懷的醫生,她只負責看病治病。

走到7號床邊,簡清和床上的病人打招呼。

7號床是一名五十來歲的教授,姓李,中文系出身,學識豐厚,固執地認為自己比其他病人、乃至並主管醫生懂得更多。

但不會流暢地陳述病情,有時會漫無邊際絮叨一堆沒有重點的話,還會上網查腫瘤相關的文獻,閱讀最新治療指南,查症狀對號入座,給自己下了主觀的診斷。

每當他絮叨,甚至是頂嘴,簡清總是冷冰冰打斷,用提問的方式提取所需資訊,或者直接冷眼無視。

今天,她試圖去共情,去換位思考,思索背後緣由。

在一個全然陌生的領域,面對陌生的疾病,任何人都會存在未知、恐慌心理,上網搜尋瞭解,是很正常的事。

術業有專攻,不是每個人都學過醫,不是每個病人都有醫學常識。

病人有意強調那些,或許是希望醫生能夠多關注自己一些。

就像一個愛顯擺的小孩,想在長輩面前表現得好一點,說得多一點,希望自己成為最特別的那個。

短暫思索片刻後,簡清站在床邊,和李教授聊了幾句病情,然後開始寒暄,問他:“有什麼人文歷史類的書籍可以推薦?”

李教授像是看見了一名勤奮好學的學生,立馬流露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滔滔不絕起來。

簡清安靜聆聽,眼角餘光瞥見了隔壁8號病床的小丫頭。

桑桑看到簡清,咧嘴一笑,眉眼彎彎,露出一口小白牙。

看上去不像從前那般怕她。

她和7號床寒暄完,走到8號床邊,掏出口袋裡的幾顆奶糖,放到桑桑手心裡。

桑桑用稚嫩的嗓音道謝,剝開糖衣,把糖果塞進嘴裡,再次露出豁口子的小白牙。

簡清看見她上顎少了顆牙,捧起她的小臉蛋觀察:“張嘴,啊——”

桑桑跟著張開嘴:“啊——”

“又換牙了?”

桑桑點點頭。

簡清輕聲道:“好好刷牙,少吃糖。”

說著搶走了她手裡的一顆糖,重新塞回自己白大褂口袋裡。

兒童換牙一般在6~12歲之間,桑桑今年10歲,簡清希望自己能看到她換完牙。

像這樣,一間間病房走過去,挨個看過組裡的病人,這次簡清很少談論病情,只是觀察他們的情緒狀態,叮囑冬天要注意保暖,注意室內通風,出門戴個口罩,預防流感。

簡單地寒暄一兩句家長裡短就離開,她不會長篇大論安慰她們。

這裡不缺那一類的安慰話語,從治療開始那刻,親朋好友就投以憐憫的眼神,患者和家屬聽過許多——

“雖然得了這個病,但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啊。”

“要和正常人一樣,積極面對,樂觀向前看。”

“好好生活,珍惜當下。”

……

諸如此類正確而美好的廢話,其實只能靠當事人自己領悟。

旁人說多了,有時會起適得其反的效果。

*

今晚搭班的一線值班是隔壁組的住院醫師,臨床經驗豐富,外加下危重通知的病人不多,踩在生死線的基本都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