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看的命!”
推開那顆不正經的大頭,韓嫣坐正了,開始收拾案子上的筆紙:“還是小心些的好,別讓太皇太后面上太不好看。”
“知道了,”奪下韓嫣手中的東西扔到案上,扳過韓嫣的臉,正對著自己,“倒是你,怎麼不冷不熱的?”
韓嫣咬咬唇,不說話。劉徹還在等答案。
嘆口氣:“世情艱險,你,還是忙正事要緊。”
“我有什麼正事好忙的現在?”劉徹漏氣,抱住韓嫣的腰,“現在,我也就是沒什麼事做,到石渠閣泡泡,再到椒房殿泡泡,一點勁也沒有,”又坐直了,“劉安滾蛋了,我倒可以省心了,有空到上林玩了,”哀嘆,“我現在,也就是混混日子罷了。”
“豈不聞《六韜》有云‘鷙鳥將擊,卑飛斂翼’麼?”韓嫣嘴上這麼說著,心裡卻明白,劉徹已經這麼做了。壓抑得越深,爆發起來,就會越可怕。劉徹泡石渠、到上林,只怕也不單是為了玩,一手文一手武,兩手抓,兩手都不軟。
蹭蹭脖子:“你又知道了?”
韓嫣掙開了他,起身道:“要備晚飯麼?”
“不用了,”伸手把人拉了下來,“你陪我坐會兒是真的,這兩個月,都沒正經坐在一塊兒過,倒不如以前……”執起手來細看了一下,“瞧累得,都剩一把骨頭了,好好歇幾天吧,我給你假。”
“事情正忙著呢,石渠那裡,諸位老先生都沒喊累,臣怎麼能先說要休息?再者,如今臣真不算是什麼大事,陛下,還是想想旁的吧。多陪陪皇后,這回的事兒鬧這麼大,還不是因為——”孩子……
劉徹陰了臉:“我跟她,必有一個不對勁兒,能生,早就生了!”阿嬌與大長公主,畢竟有些心裡不安,求醫問藥的事兒,他也頗知道一些,愈覺得是阿嬌的問題了。虧得以前待她那麼好,關鍵的時候,卻不頂用還會扯後腿!劉徹現在的心情,好比一個辛勤耕作了一年的農夫,最後發現,精心選好的種子種在了鹽鹼地裡,不但是白瞎了種子,連帶的一整年來的功夫也全費了,心中懊惱可想而知。
平陽公主因著進美人的事情被斥,王太后又讓他安份,劉徹心下煩躁,想著阿嬌的大靠山竇太后還在,開始琢磨著怎麼樣才能做得順利些。
韓嫣見劉徹心思轉了,心下鬆了一口氣,大家對同一件事情的概念壓根就不一樣,還是離遠些好。帝王身邊永遠不會缺乏新的鮮的人和事,就算他們自己不想要,自會有湊上去討好的。韓嫣不用做什麼,相反,只要什麼都不做,就能脫身了。
————————————————————————————————
“(建元二年四月)初置茂陵邑。”
劉安走了不久,朝上開始議立茂陵,也就是劉徹死後的安葬之所。
別以為要給劉徹造墳就是咒他早死,這是確認他地位的大喜事,漢制,皇帝登基一年就要準備修陵的事了,“事死如事生”,喪葬,實在是件了不得的大事情,越隆重,越顯得承認這個人的地位。漢制,天下租稅三分之一用來修建帝王陵墓,諸侯、藩王也是這樣,用自己封地收的三分之一來營建自己的死後之所。
漸漸偏向劉徹的大臣,瞅個機會就提了出來,大家一起附和,劉徹自然是准奏了此事。
下了朝,劉徹很高興,到竇太后那兒應了卯,就順便請了假要去未來茂陵的地界上去看看,竇太后同意了,讓他多帶些人去以策安全。
劉徹乾脆放了石渠閣的假,參與修書的人凡是身體還行的,都一塊兒去了。眾人雖是一門心思要把手頭的工作做好,好來個青史留名,畢竟已經做了這麼多天了,工作比較枯燥,大家精神比較緊張,此時有個機會放鬆一下,也很樂意。
茂陵,日後最大的漢代帝陵,此時還是一片荒地,只是劃了個大致範圍,真正的測量工作都還沒有正式展開,滿眼青草,實在是沒什麼好看的。只是大家這些日子被拘得久了,能出來散心也是好的,興致都還不錯。
劉徹意氣風發,指指點點,也不管真正的規劃還沒有呈上來,就決定了不少事情。其中,特意提出了陪葬墓的問題。能陪葬帝陵,每年皇室祭祀的時候,陪葬的人,也能得以分一杯羹,是極大的榮耀,再清高的人,也難免有些心動的,都豎起了耳朵聽。
劉徹似是不經意:“忠於朕者,豈能無葬身之所?除了朕的陵寢,這些陪陵也要好好準備才是。”言下之意卻是大家都有可能,而且,還順帶提了一下因為年老而不能到場的一些大臣——只要對皇帝忠心,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