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打敗敵人,但是這種精銳之師,也不能浪費在維護治安上。
一場戰爭之後,戰亂地區的治安問題,肯定是非常惡劣的。而用部隊去維持治安、爭取民心,首要是軍紀良好!
民兵部隊的軍紀方面,也是比較嚴格的。所以,用於在戰後維持地方治安,也是不錯的選擇。
大明朝傳統的衛所兵、營鎮兵,大多數軍紀都是比較差的。典型的劉澤清部、左良玉部、高傑部,一個個的桀驁不馴,那個能夠恪守軍紀?
甚至,這些軍閥化的藩鎮喊出了,流賊搶老百姓的錢糧,官兵為什麼不能搶?——左良玉、劉澤清之輩,對於百姓可是大搶劫強。
大明朝在崇禎年間,地方官兵軍閥化。中央嫡系的京營部隊,絕大多數已經成為了空架子。只剩下一個大義、道統的朝廷,每年中央能夠直接掌控的財政,其實也只有200萬石糧食,以及500萬兩的銀子。剩下的數千萬兩財政,基本上都是地方政府截留、消耗,根本不會上繳到中央。
明廷的財政不足,迫不得已讓藩鎮自籌部分軍餉,這事實上,也是明末藩鎮軍閥化的導火索。
就如關寧軍,是“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的戰略組建,在遼東屯田養兵,最終大多數田地都落入武將手中,肥了祖大壽、吳襄等等總兵。崇禎年間祖家、吳家在遼地擁有數百萬畝田地,整個數十萬人是吳家、祖家的佃農。而關寧軍,也幾乎變成了祖家、吳家的私家軍隊。因為,他們有田有錢,朝廷要是真不調撥錢糧,這些軍官也能養得起軍隊。
至於,左良玉和劉澤清之類的白手起家的軍閥,沒有條件學關寧軍屯田養兵,但是他們直接搶劫老百姓。而放在天啟年間,武將這般桀驁不馴,一道聖旨便能將之殺頭。
從軍閥的作風上,便可以看到崇禎年間明廷,對於許多藩鎮,控制權已經很薄弱。
對於整個動亂的天下,肖圖白從只會依靠自己的力量,一刀一槍的去掃平,一磚一瓦的去重建!
建設像葛沽這般的經濟特區,經營得當足以抵得上良田千萬畝的收益。而有了錢糧之後,肖圖白可以養兵。
兵貴精不貴多!
皇家新軍、預備役、民兵三級體制,源源不斷的製造精兵。顧問黨人經濟特區不斷增長的財政作為支撐,皇家新軍每時每刻都在茁壯成長。。。。。。。
打天下,從來不指望敵人變弱。而是要自己變強,能夠擁有讓自己不斷增強的辦法,何懼天下亂局?(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一三七章 探病
在佈置了擴軍、整軍的任務後。肖圖白又去了皇家新軍第一醫院看望了此前戰役中的傷員。
皇家新軍醫院,環境可以稱得上鳥語花香,也是整個葛沽最美觀的一處所在。建築物點綴在花園一般的植被中,更顯得清幽雅緻。環境的優美,同樣有助於病人的康復。
此時的皇家新軍醫院,到處都可以看到包裹著紗布,杵著柺棍,被輪椅推著的病人。這些病人,倒十有**是因為外傷住院,顯然他們皆是從戰場上負傷住院的軍人。
皇家新軍醫院創立的初衷,便是為了讓軍隊官兵享有免費醫療服務。雖然皇家新軍醫院也對民間開放,目前卻是採用高價收費,從高消費的緒紳富人群體賺取利潤,用於補貼軍隊免費醫療的成本。
與此同時,皇家新軍醫院旗下,擁有“醫學院。”專門招收擁有一定文化水平,對於學醫感興趣的青年人口醫學院中,由學術功底紮實的頂級御醫擔任教授口而課本,也是由二十多位御醫聯合編寫。
而學生透過數年的課堂學習,掌握基礎的醫學理論後,便能夠在醫院申請實習,逐步的掌握醫術口對於可造之材,醫院中的御醫,可以招收為正式徒弟,進行重點的栽培。
總體而言,皇家新軍醫院這等先進的醫療資源,暫時還未對普通民眾開放口但是等到醫院培養的醫護人才逐漸增多,便會逐漸推出針對平民的廉價醫療服務。
與此同時,特區政府財政實現盈餘之後,夾會考慮給城市中全民設立“醫保”福利。醫保福利,採取重病住院政府補貼大部分醫療費用,讓市民看的病重病。
在葛沽經濟特區的醫保福利未推出之前,經濟特區的軍人、軍屬、烈屬家庭,卻是提前的享受到了免費醫療的福利。
這也是軍人、軍屬、烈屬家庭應該享有的福利!
肖圖白從來不會虧待有功之臣,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