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灰復燃,是以便又在北邊諸城加派守兵,使蔚縣的守軍達到兩千餘人。再加上尉府自身的家將、差役,幾達近三千人。若是能從城中調出一隊人馬,來對付這群賊人自然不在話下。
獵村至城中的路不是很遠,若馬速極快的話,一天兩個來回並不是一件難事。只是近日來流匪猖狂,競似乎封死了去城中的道路。趙村也曾派人去過城裡,可是卻並沒有成功,而是被追逼回來。甚至求援的兄弟也被射殺,這一路之上絕對不安全。所以,凌通與楊鴻之幾乎是全副武裝,短刀長矛,一應俱全。
凌通很難得有這麼一個策馬狂奔的機會,昨晚一戰告捷,使得眾馬賤人亡馬損,卻也有幾匹馬被套住,凌通與楊鴻之所乘的兩騎就是戰利品。
二人歡暢異常,意氣風發,大有不可一世之態。
AAAAAAAAA 入冬的景色似乎微微有些悽請。
兩人一路有說有笑,卻並不在意路途的危險。凌通對自己極有信心,昨晚初顯身手,的確讓他意氣風發,鬥志高昂,恨不得立刻找幾個馬賤來練練拳腳。揚鴻之對凌通卻是極為信服,何況昨晚更證實了凌通的實力,有凌通在他身邊,他的確是極為放心。儘管他也記不清曾被凌通摔過多少次。
談笑間,凌通突然似有所悟地一帶馬緩,低聲道:“小心,這裡似乎有些不對動!”
雖然凌通剛才表現得浸不經心,可是他的心神並沒有半絲懈怠。這得歸功於他每日連睡覺都保持一種警覺的練功狀態,從而使他的警覺更超乎常人。
楊鴻之雖然與凌通笑是笑,罵是罵,可是在緊要關頭,對凌通絕對信任。因為他很明白自己與凌通之間的差距,也對凌通的直覺和判斷力極為信服。聽到凌通的話,不覺打量起四周來,但卻並沒有發現什麼異樣,只是前面的路比較狹窄一點,樹密一些而已。這條路楊鴻之走過不下百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但仍看不出什麼疑點……
第四章 反比之戰
木筏之上全都以木柱做7屏風,使得朱家村的柳木箭失去了許多的攻擊力,數十名壯漢乘著四張大木筏,長而粗的竹篙,直通通地刺入水中,在濺起浪花之中,大木筏快速向對岸靠近。
唐六叔和幾名極為碩壯而孔武有力的漢子,不停地向對岸朱家村的人放箭,也使對方傷了幾人。但卻把雙方的情緒都激得高漲,大有不見血不收手,不有個結果不休戰的架式。
河中和對岸的怒吼、喝罵聲不絕於耳,朱家村的人,更有人划著本船下至河中,向大木筏之處攻擊而前。
兩方打得極為火熱,這或許是兩村近十年來戰得最為激烈的一次。
朱家村更多的人下得小船之中,劃至大木筏之後進行攻擊,他們想利用小船的輕便之利,從大木筏之後包抄,形成合圍之勢。
唐家村,在河岸邊守候的仍有七八條船,見朱家村的人想利用這種戰術圍擊,立刻劃船迎上,定要使大木筏之上的眾人沒有後顧之憂。
大河雖寬,也不過近兩箭的射程之覓而已,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很容易使雙方短兵相交。
唐六叔一聲喝今,那些本向對岸攻去的柳木箭,都向遊入河中的朱家村的小船上射去,更有人把大石頭拋向林筏。
大木筏雖然笨重,但比小船穩健得多,而且筏面又平坦,更易於立足和活動。
對方射過來的箭。可以用比較小的藤盾相擋,雖然對方的小船上也有東西相擋,卻是兩面受故,竟吃了許多虧。
朱家村的人大為憤慨,立刻又添如了許多小船作戰,也同樣推來幾張大木筏,看來是要與唐家村的人在河中來決戰勝敗。
雙方的人都殺紅了眼,大木筏對大木筏,雙方互不相讓,朱家村的人也早就算到唐家村的人會來報復,所以行動起來並不是大過倉促,雖然一開始他們吃了些虧,可是他們並沒有喪氣,反而更兇,更猛。
柳木箭畢竟沒有那種金屬箭頭的殺傷力大,雖然會使人受傷,卻不會傷人性命。而雙方的藤盾又起了防擴作用,因此雙方在遠端交戰之中並沒有傷得得大慘,場面很快便已短兵相見,雙方的大木筏駛近之後,幾報長長的竹篙便在空中文鍺舞動,這種又重又長的傢伙使用起來雖然不是怎麼靈活,可卻極為兇猛,更叫人難擋,雙方都是臂力極強的杜漢舞動著這種蠻傢伙。一人以竹篙稍稍控制大木筏的方向,兩人以竹篙相擊。木筏之上一般都有這類防備——那就是在木按那大木頭之上再立幾根粗木柱,既是為了方便眾人穩住身子,也是為了擋住竹篙橫掃的攻勢,這種木樁在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