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銘鍾說:“要是這種燈炮能用在房間和課室裡就好。”
羅國瑞說:“這是不可能的,這麼亮,放到室內還不把房間變成了烤箱?”
詹天佑問潘銘鍾:“銘鍾,你對化學那麼感興趣,你知道這種燈炮的發明與化學有關嗎?”
潘銘鍾說:“知道,老師上課時講過,義大利人伏特發明電池後,歐洲不少國家的人都試驗過電池通電發光的可能性,幾十年前,英國一位化學家用2000節電池和兩根炭棒,製成世界上第一盞弧光燈。但這種光線太強,只能安裝在街道或廣場上,普通家庭無法使用。1801年,英國一名化學家戴維將鉑絲通電發光。他在1810年還發明瞭電燭,利用兩根碳棒之間的電弧照明。1854年一個叫亨利&;#8226;戈培爾的發明家,使用一根炭化的竹絲,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電發光。這裡展出的是英國人約瑟夫&;#8226;威爾森&;#8226;斯旺(Joseph Wilson Swan)以真空下用碳絲通電的燈泡,這種燈炮現在還在試驗階段。”
平時話語不多的潘銘鍾一下子講出這麼多與電燈炮有關的知識,令三個同伴佩服得不得了,詹天佑向他豎了豎大母指,歐陽賡說:“銘鍾,你真是太棒了!”
羅同瑞說:“那是當然,銘鍾可是我們這些官學生中的神童啊,要不當初容大人會讓他那麼小的年齡報名嗎?”
詹天佑說:“銘鍾是神童沒有錯,但你不見平時他也是最用功讀書的嗎?天道酬勤,銘鍾知識這麼豐富不僅是因為他是神童,而且因為他平時發奮用功獲,對嗎?銘鍾。”
潘銘鍾笑了笑,沒有說話。
走到電報、電話展區時,潘銘鍾指著操作員手裡拿著的電話樣品說:“要是這個電話能通到我們大清國就好了。”
歐陽賡說:“聽說上海和廣州、香港,還有天津,現在都通了電報了。”
潘銘鍾說:“電報與電話不一樣。”
羅國瑞說:“各位,實不瞞大家,在下對電話的知識還是略知一二。”
詹天佑知道他吃潘銘鐘的醋了,說:“國瑞,你給我們講講電話。”
羅國瑞說:“這個難不到我,據我瞭解,電話發明者叫貝爾,他非常年輕,今年還不到三十歲,原是大西洋對岸的英國蘇格蘭愛丁堡市人,四五年前才移居到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市。他只在學校念過幾年書,但是透過家庭的薰陶和自學,他喜歡上了科技發明。貝爾的父親是一位語言生理、語言矯正和聾啞教學方面的專家,他受父親影響,對語音複製產生濃厚興趣。在研究電流傳遞聲音的過程中,他於1875年做出了導致發明電話的一些發現,今年初他才申請電話發明的專利權,幾個星期之後就獲得了該項發明的專利權。這裡面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有一名叫格雷的人申請類似裝置的專利權的報告與貝爾在同一天到達美國專利局,但是晚到了一個多鐘頭的時間,所以,這個電話的發明權就歸貝爾了。”
歐陽賡說:“喂,看不出來喲,國瑞對最新的科技動態都這麼瞭解。”
羅國瑞得意地笑著說:“過講過講,與銘鍾小弟相比,在下還差得遠。”
詹天佑說:“國瑞,你還頂謙虛嘛。”
羅國瑞說:“你們知道貝爾發明電話時說得第一句話是什麼?”
歐陽賡說:“這第一句話很重要嗎?”
羅國瑞說:“那當然,這可是人類在遠距離傳遞聲音的第一步,當然很有意義了。”
潘銘鍾說:“是不是一句名言警句呀?”
羅國瑞說:“當時,貝爾正在做發明電話的試驗,他的話筒中的酸液濺到了腿上,嚇了一跳,於是不經意地對著話筒向他的搭檔喊道:沃森先生,快來幫我。沒想到,沃森果然在電話的另一端聽到了,沃森沒有跑過來幫他,而是透過電話的另一端話筒回話道:貝爾,我聽到了你的聲音,你成功了!”
詹天佑說:“哇,你講的這個發明過程真的好令人羨慕唉。”
羅國瑞說:“羨慕什麼呀,不就是發明嗎?到時候咱們也搞點發明出來,為大清國爭光爭光。”
歐陽賡說:“國瑞,我們大家都要為大清國爭光。”
羅國瑞更加得意了。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費城奇遇(三)
槍炮館陳列著當時世界上各種先進的槍炮,有一門德國製造的克虜伯鋼炮,長長的炮管,黑亮黑亮,下面還有一個可以轉動的基座。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