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新政自然不了了之,那麼,他們這些人的家族利益自然也就保得住了。
所以,這些人嘴上不說,面上也不敢表現出來,其實心裡是蠻有幾分竊喜的。
楊奇心裡暗歎一聲,深沉的目光從孔晟過於年輕的剛毅面孔上掠過。
在楊奇看來,孔晟雖然文武兼備手段過人,但畢竟還是太年輕了,年輕氣盛……終歸還是過剛易折啊!他在江南折騰了這麼久、搞得興師動眾、紅紅火火,用強力手段壓制住江南世家豪門不敢反抗,似乎宋家也即將全線潰敗,但宋寧如此一招,卻幾乎是逆轉了惡劣的形勢,將孔晟置於了風口浪尖上。
而且,宋寧此舉絕對是一石二鳥。他瞄準的不僅僅是孔晟,還有楊奇和楊家。經此一事,哪怕民亂很快被平定,但在朝廷那裡,楊奇也是失了分的,有很大的可能性被降官處置,甚至調任別處。
孔晟就更不用說了,要為之承擔全部責任。
堂上氣氛沉悶,宋寧嘴角噙著一抹冷漠的笑容,毫無畏懼地望向了孔晟。別看孔晟貴為郡王,但宋寧在骨子裡是毫無敬畏的,一則是他執掌江南鹽漕卡住了朝廷的命脈,二則是背後不但有朝中大靠山,還與江南兩大豪門、各大世家同氣連聲,他在江南的影響力在某種程度上說甚至還超過了楊奇。
在江南這一畝三分地上,你要與老子鬥……這就是找死!郡王之尊又如何?此番過後,你這個郡王也就到頭了,甚至皇帝一怒之下,小命都難保。
孔晟將平靜的目光從擺在自己桌案上的檄文上收回,眼角的餘光從眾人身上掠過,然後漸漸聚集在宋寧的身上,他突然笑了:“不知這檄文宋大人從何而來?”
宋寧抱拳:“下官的轉運使衙門在德清設有官署,所以下官在第一時間得到亂民起事的訊息,這起事帶頭之人,姓袁名瑛,乃是本地土著。此人蠱惑百姓群起而反,殺死地方官吏,燒燬官府糧倉和朝廷鹽漕船隻,擄奪本地士紳的家財,已經糾集了十餘萬眾……”
“至於檄文,乃是下官所屬鹽漕官吏在亂民手中所得。事實上,據說這樣的檄文已經遍佈德清幾個縣城,如果郡王不信,可以派人去緝查探報。”
孔晟心裡冷笑一聲。不過,宋寧的話還是讓他心頭一動。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宋寧口中這起義軍領袖袁瑛應該就是袁晁的家族堂弟。
看起來,這袁氏兄弟應該是早有起事之心。只是袁晁被自己留在身邊做事,這袁瑛卻不甘心,還是獨自一人按照計劃聚眾起事。當然,這背後肯定有人暗中攛掇和煽風點火,有著不為人知的深層次的內幕了。
孔晟緩緩起身,笑容鎮定:“照宋大人這麼說,德清民亂,本王才是罪魁禍首了嗎?”
宋寧笑笑,故作凜然狀:“下官不敢。只是亂民檄文造謠生事,下官只是據實稟報罷了。”
“不管你是不是這個意思,反正孔某是明白了。如果孔晟沒有猜錯的話,想必宋大人已經將此檄文轉呈京城了。而很顯然,無論這場民亂緣起如何,反正這頂黑鍋我孔某人是背定了。朝廷聞報,陛下震怒,孔某人或被調離江南,或被嚴懲治罪,都是可以預期的了。”孔晟的聲音越來越平靜和平淡。
宋寧搖搖頭,面色肅然躬身施禮道:“下官不敢妄言。但事關重大,下官不敢不向朝廷據實稟報,還望郡王見諒。”
“不管孔某是被問罪還是被調離,反正江南一切都會恢復如常,江南世家豪門包括各位在內,繼續會歌舞昇平、無本萬利……這想必是大家喜歡看到的結局。”孔晟的笑容變得嘲諷起來:“是也不是?”
劉平山等人猶豫了一下,還是起身一起抱拳行禮道:“下官(末將)不敢!”(未完待續。。)
第六百八十五章 民亂(3)
第六百八十五章民亂(3)
“哈哈!”孔晟縱聲狂笑起來:“本王在江南推進土改新政,觸及江南氏族豪門的根本利益。現在坊間都在傳說,我孔某人與整個江南豪門為敵,將來沒有什麼好下場。現在看起來,似乎是一語成箴了。”
“很多人包括在座的諸位其實都不明白,孔某人為什麼要在江南推行土改,從世家豪門手裡奪取土地田產,還歸於民。不是孔某吃飽了撐的,也不是孔某想要沽名釣譽,而是孔某想要做點實實在在利於社稷蒼生的事情。”
“今天孔某跟諸位坦誠相待。”孔晟臉上的笑容斂去:“孔某在長安的時候,曾與陛下有過一番討論。”
“根據戶部的統計造冊,大唐人口在天寶十五年時有接近一千萬戶,近五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