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章 諸侯反應

在汜水關的大營中,十八路諸侯大軍剛剛在前日攻佔了這座重要的關隘,然而今日,一道天子詔書卻突然降臨。

袁紹的眉頭緊緊皺起,手中握著的詔書彷彿承載了千斤之重,讓他感到呼吸困難。他的內心充滿了疑惑和不安。

呂布這個名字,袁紹並不陌生。他自然聽說過這位被譽為天下無雙的猛將威名,但這樣的莽夫真的能夠除掉董卓嗎?他真的會去除掉董卓嗎?

“呂布啊呂布,你究竟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袁紹低聲自語,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焦慮。

他深知,如果董卓真的死了,那麼當前的局勢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這十八路諸侯組成的討董聯軍將失去道義上的優勢。而他袁紹,作為聯軍的盟主,一旦行差踏錯,無疑會成為眾矢之的。

“不過,董卓真的死了嗎?”袁紹的眼中閃過一絲堅定,“董卓不能死,至少現在還不能死!”

“傳令下去,召集各路諸侯明日過來商議大事。”袁紹的聲音在帳外響起,迴盪在空曠的營地上空。

次日,在諸侯雲集的議事大廳中,袁紹端坐於主位,他的聲音穩重而有力:“諸位,關於洛陽的局勢,不知各位有何高見?”

諸侯們彼此相視,心中各有盤算。曹操率先打破沉默,他的聲音中透露出堅定與果敢:“盟主,天子詔書已至,呂布已誅董卓。此時若不奉詔進軍洛陽,更待何時?”

孫堅緊隨其後,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激昂與熱情:“曹操所言極是。如今董卓已死,正是我們齊心協力,重振大漢雄風的大好時機。”

然而,袁紹卻皺起了眉頭,他的聲音中透露出深沉與謹慎:“諸位,董卓真的已經命喪黃泉了嗎?倘若他尚在人世,我們貿然進軍洛陽,恐怕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再者,即便董卓已死,呂布此人勇猛無比、行事莽撞,誰又能保證他不會成為下一個董卓?因此,我認為我們應謹慎行事,萬不可輕舉妄動。”

一時間,議事大廳內議論紛紛。諸侯們各抒己見,有的主張立即進軍、有的建議派遣探子打探虛實、甚至有的提出暫時撤退以保萬全……

劉備靜默無聲,他敏銳地觀察著袁紹和其他諸侯的微妙反應,心中早已有了計較。

他緩緩站起身來,雙手拱起,鄭重其事地說道:“其實,除了朝廷的詔書之外,我的恩師盧植也特地書信於我及師兄,告知了呂布誅殺董卓之事。他強調此事並非空穴來風,而是確有其事,因此要求我和師兄儘快率領兵馬進入洛陽。”

此言一出,袁紹的眉頭再度緊鎖,似乎在權衡其中的利害關係。過了片刻,他才沉聲問道:“既然董卓已除,盧尚書又為何還要讓你們帶兵進入洛陽呢?”

劉備的話語無疑引起了在場諸侯的廣泛關注,他們紛紛將視線聚焦在這位一直低調沉穩的皇叔身上。

劉備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恩師在信中明確提到,雖然呂布成功誅殺了董卓,但董卓的餘孽仍在,洛陽城內的局勢依然混亂不堪。他深恐朝廷因此動盪不安,故希望我等能迅速領兵進入洛陽,以安定朝綱,同時也防止董卓的餘黨趁機作亂。”

孫堅聞言,立刻慷慨激昂地說道:“既如此,我們更應該刻不容緩地進軍洛陽,為朝廷分憂解難!”

曹操點頭說道:“文臺所言極是,我們必須迅速行動,不給董卓的餘黨留下任何可乘之機,以確保朝廷的安寧。”

袁紹沉默片刻,心中卻滿是疑慮。他暗自思忖:“此事處處透露著詭異,董卓的誘敵之計似乎無處不在。然而,若我們不奉詔,豈不是真成了叛軍?”

幾番掙扎後,袁紹終於點頭應允,沉穩地說道:“既然盧尚書有此要求,我們自當遵從。然而,我心中仍有疑慮,恐這是董賊的誘敵之計。為穩妥起見,我想先派出幾路人馬去探明虛實。不知在座的諸位,誰願意擔此重任?”

諸侯們面面相覷,彼此間的眼神流露出猶豫與擔憂。在這關鍵時刻,劉備挺身而出,毫不猶豫地表示:“備願往,為諸君一探虛實。”

曹操聞言,立刻表示支援:“玄德高義,我亦願同行,共同應對可能的風險。”

公孫瓚亦緊隨其後,他迅速站起身,聲音堅定地說:“既然吾師相召,瓚自當不敢不從,願前往一探虛實。”

袁紹見狀,微微頷首,正式下達了命令:“如此,便有勞三位了。劉備、曹操、公孫瓚,你三人速速率本部人馬前往洛陽,務必探明虛實。”

三人離開營帳,相視而笑,彼此間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