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重灌盔甲,行動能力和負重能力大大增加,可以攜帶的武器重量也增加了。這樣,重灌機兵的機槍是一種三管機槍,射速達到1800發/分,雖然子彈只是7。62毫米機槍子彈,但面對步兵的時候就是屠殺,若面對輕型載具,大量密集的子彈也有不可忽視的殺傷力。(見過加特林機槍掃射汽車嗎?百度一下影片minigun,就會發現多管機槍有多猛。)
然後,反坦克/防空兵,這裡是指一個重灌機兵攜帶的武器既可以反坦克也可以防空,這是多功能單兵導彈。這種導彈的殺傷力比普通導彈兵的導彈強一些,而且重灌機兵的彈藥更多。如果重灌機兵沒有反坦克和防空武器,那麼是很吃虧的。
最後,是狙擊手,這時狙擊手的武器就不是普通武器了,而是相當“未來”的武器——鐳射狙擊槍。由於鐳射需要大量能量,所以重灌狙擊手攜帶的高能電池比一般的重灌機兵要大,其中大部分都是給鐳射狙擊槍用的。儘管如此,充滿電的電池,一般情況下允許重灌狙擊手開槍300“發”,再多就會影響行動,當然有時狙擊手自認為不需要走這麼遠路,可以多開幾槍,自己掌握。充滿電只能開300槍,這對狙擊手有些限制,但這裡每一個鐳射脈衝都有500萬焦的能量,足夠殺死任何一個士兵,就算輕型裝甲也能輕易擊穿。當然,殺死一個人並不需要這麼多能量(1。4度電,一度電可以煉3公斤鋼鐵,可以想象這裡的能量有多大),狙擊手可以自己調節,儘量節省電能“彈藥”。
“未來戰士!嗯,至少有點樣子了。”看著全副武裝的重灌機兵小隊,劉雲評論道。
對於載重高達1000噸的鳳凰級空天飛機,劉雲想出一種新的利用方式,不能再像普通轟炸機或炮艇機一樣只用鳳凰飛船來支援地面部隊,此時,劉雲參照CNC4,搞出一種“空投”基地車和重灌機兵的作戰方式,這樣可以快速部署並生產部隊,可以在敵人的大後方空降下一支強大的部隊,甚至可以玩斬首行動!
首先,要讓基地車能夠空投,必須設計出一種“空降甲殼”,可以讓基地車進入其中,由鳳凰飛船在大氣層中甚至是太空中直接空投。當然,難度最大的自然是從太空中空投。首先,空降甲殼進入大氣層,此時與大氣劇烈摩擦,這空降甲殼必須能承受高溫。然後,進入稠密的大氣層之後,就該開啟巨大的降落傘以減速。同時,空降甲殼應該擁有噴氣發動機,嗯,劉雲又給它設計了離子發動機,夠高階的了,反正對於奈米核心工廠來說,成本並未增加。這樣,空降甲殼就能攜帶重達280噸的基地車這個大傢伙,並隨之緩緩降落在地面了。
不過,當空降甲殼製造出來之後,劉雲讓一輛空的基地車,裡面放入一些豬狗之類的動物,然後進行空投試驗,結果發現,基地車確實成功降落了,沒有損傷,但那些豬啊,狗啊,統統病懨懨的,看來這加速度有點嚇人。稍加改進之後,就能讓人安然無恙地隨著基地車降落了。
然後,是坦克的空投。深入敵後的坦克必須具有很強的生存能力,所以防禦強悍的炎黃坦克就成了不二之選。坦克的空降甲殼和基地車的差不多,但要小一些,也輕一些。
最後,是重灌機兵的空投。這時不能讓步兵不穿任何防護服就進入空降甲殼,否則在空投過程中不知會發生什麼事,所以能夠從太空中空投的只有重灌機兵。這個空降甲殼就比較小了,能裝4個重灌機兵小隊,總共20人,連人帶甲殼重量不超過8噸,確實是擁擠了點,但空投過程只有十幾分鍾,忍了吧。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部隊空降下去之後,必須擁有足夠的初始補給,坦克需要燃油,所有的兵種都需要彈藥,步兵還需要食物。所以,必須將部隊連同一部分補給一塊空投下去。劉雲對這個空降甲殼做了一些特殊的設計,讓它在用完之後能自動分解,其實是用奈米機器人來分解,然後,基地車可以收集這些分解物作為原料。另外,當基地車造出礦塔之後,礦塔自然也能吸收這些分解物,作為建造的資源。當然,礦塔的主要收入還是地下的礦物,這些礦物是基地車及建築生產新裝備的源泉。
就這樣,劉雲確定了鳳凰飛船空投部隊的標準配置:一般推薦至少有兩艘鳳凰飛船同時空投,一艘空投一輛基地車和3輛炎黃坦克,還有裝甲部隊的一些補給,這樣就接近1000噸了。但是,光是3輛炎黃坦克沒法有效保護基地車,還需要另外一艘鳳凰飛船空投800名重灌機兵及其補給,這八百重灌機兵可不是那麼容易消滅的,所以,應該能撐到基地建起來的時候,完整的基地建起來至少也需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