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並不奇怪,為他們安排兩個同伴,這同樣不奇怪。
比如楊炅當初在武學學習時,楊渥給他安排的就是王茂章的兒子王興以及周本的小兒子周弘祚。
給楊渥其他幾個弟弟安排的同伴同樣是勳舊之後,再加上最早的劉仁贍和程宗二人,可以說基本上都是勳舊之地。
讓楊炅感到奇怪的卻是,給楊琰安排的兩人,林仁肇和邊鎬,他們卻出身極為普通。
其中林仁肇的兄長曾經在王審知麾下擔任過底層軍官,後來投降吳軍,被編入右鎮**,目前不過是個指揮使而已;而邊鎬則是金陵城中的普通人家出生。
這樣的兩人,無論如何都算不上勳舊之後,所以楊炅覺得,自家父王是不是對楊琰感到不滿,所以才如此安排。
楊琰卻笑道:“太子哥哥放心就是,那邊鎬和林仁肇二人小弟都已經見過了,都是極為出色之人,將來應該會成大器,甚至不會比劉仁贍和程宗二人差。”
“不必劉仁贍二人差?那兩人這才多大年紀,你難道就能看到他們將來的成就不成?”楊炅失笑起來。
程宗和劉仁贍兩人都是在宮中長大的,深受楊渥的看重。
如今二人中,程宗目前在楊渥的羽林軍中擔任指揮使;而劉仁贍則表現得更加出色,如今雖然才二十歲,但已經是禁軍的指揮使了。
以二十歲的年紀就做到禁軍指揮使的位置,沒有實際能力和足夠的功勞是不可能的。
畢竟羽林軍乃是楊渥的親軍,最重要的是忠誠,所以只要是楊渥信任的人,基本上直接擔任指揮使都不是什麼奇事。
但在禁軍之中,要想擔任指揮使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劉仁贍在二十歲的時候就成為禁軍指揮使,雖說這其中有楊渥特意提拔的緣故,但同時也是因為他的確立下了不少功勞。
當年他第一次親自上戰場就是在南洋的呂州,當時呂州城池剛剛修建起來,人口稀少,駐守的軍隊則更少,僅僅劉仁贍率領一營五百人。
原本按照計劃,後續的軍隊會在短時間內隨船趕到,但因為颶風的關係,最終後續軍隊未能及時到達。
而就在這時候,當地土著人作亂,聚集起近萬人的軍隊進攻呂州城,將呂州圍得水洩不通,城中守軍各個臉色蒼白,都以為大事休矣。
畢竟吳軍再怎麼善戰,但兵力實在是太少了,而且呂州新建,城牆低矮,儲備的箭矢等物質同樣不多,面對上萬人的圍攻,如何能夠擋得住?
但當時還只是一個營指揮的劉仁贍卻擋住了,不僅堅持到最後援軍抵達,而且在援軍抵達之後還配合援軍發起反擊,最終打敗土著軍隊。
雖說能創造這個奇蹟一般的戰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土著人太笨,不懂得攻城之法,軍隊也只是烏合之眾,但若是沒有劉仁贍的沉著應對和冷靜指揮,最終同樣不可能堅持到援軍到來。
所以那一戰之後,劉仁贍在軍中聲名鵲起,楊渥更是立即將他提拔為都頭,掌管一千禁軍;再往後,他又陸續立下一些功勞,這才在二十歲的時候就成為禁軍的指揮使。
這一路飛速提拔,雖然讓人羨慕,但因為他有實打實的功勞,加上他又是在宮中長大,乃是楊渥的心腹將領,所以大家雖然羨慕,但也沒有誰敢說閒話。
這樣一個前途遠大的將領,如今楊琰卻說邊鎬二人能夠與之相比,這自然讓楊炅難以相信。
不過楊琰卻是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對於自家哥哥的質疑絲毫都不在意,反而詢問起來道:“太子哥哥,說起來三弟應該也要進武學學習了,你可知道父王準備給三弟安排的兩個同伴是誰嗎?”
一提起楊煜,楊炅的臉色頓時有些不自然起來。
說實話,楊炅的性格算是比較溫和的,對幾個兄弟極為友善,但部下也稱得上仁厚,這一點讓楊渥極為滿意。
不過再怎麼溫和的性格,也不代表他就好欺負,畢竟他乃是太子,是一國的儲君,而他那位三弟的野心卻是世人皆知,這自然讓他感到不快。
不僅如此,楊煜的母親徐氏這些年在宮中的地位也越發的高了,甚至聽說她還明裡暗裡的在與王后,也就是楊炅的母親周夢潔較勁,這就更加讓楊炅反感了。
縱然他想要愛護弟弟,但也不會對楊煜有什麼好感,最多維持面上的客氣罷了。
“三弟也要進武學了嗎?為兄倒是不怎麼清楚。二弟你可是得到了什麼訊息嗎?”他裝作面色淡然的樣子問道。
很明顯,楊渥給眾王子們安排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