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好比徐溫,歷史上楊行密在的時候他肯定沒什麼野心,後來楊渥說那句“你們認為我沒有才能,何不殺了我自己做節度使”的話時,徐溫心中肯定也沒有什麼野心,有的應該只是恐懼和自保之心;然而等到他與張灝成功發動兵變掌握大權後,這野心自然就來了。
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防範於未然的好。
陶雅也擔心百姓的自發行為可能引起楊渥的猜忌,所以根本沒有與百姓見面便離開了歙州前去壽州赴任他的淮北巡撫之職。
等到兩天後,百姓見陶雅始終沒出來,加上如今正是秋收之時,耽誤不得,所以匯聚的百姓也最終散了。
而新上任的歙州刺史陳知新雖然也是武將出身,但他為人厚道,恭謹守法,對陶雅的許多舊制一條不變的執行,久而久之,當地百姓也就適應了新的刺史。
除了歙州以外,湖州那邊也出現了一些動盪,李簡為人殘暴好殺,不是個擔任刺史的好人選,但他在鎮守地方上卻做的不錯,當地勢力不敢有所異動。
等到李簡離任,新的刺史李濤到任後,當地一些心向錢的勢力便趁機發動叛亂,準備佔據城池投靠錢。
不過李濤卻提早有所準備,他雖然沒有李簡身上的那股暴戾,但發起狠來也極為殘酷,連夜命駐紮在城外的大軍入城,將參與叛亂的勢力全部絞殺。
之後他又趁機發動清洗,將那些沒有參與叛亂但暗中支援錢的勢力全部清洗掉。甚至有的騎牆派勢力在支援錢的同時也支援淮南,但在這次清洗中也有部分被波及到了。
經過這次清洗,湖州城中支援錢的勢力被清洗大半,剩下的要麼隱藏下來,要麼連夜逃離了湖州。
總的來說,雖然小的動盪陸續發生了一些,但軍政分離的政策卻有條不紊的落實下去了。
到了八月底,各地人事調整已經基本結束,而軍隊整編方面的進展也比較順利,除了李神福的大軍還在前線沒有整編外,其他各部包括已經從青州返回的王茂章部也完成了整編,開始按照新的編制進行訓練和調整。
這也意味著淮南最容易出現動亂的時間已經過去了,無論是朱全忠還是錢,再想要藉機攻打淮南就要困難多了。
當然,也並不是說如今已經萬事大吉,畢竟軍隊整編後,各部將領和士兵只之間相互不熟悉,這會大大影響到軍隊戰鬥力的。
再加上從今年年初以來,淮南經歷的戰爭已經太多了,也是時候休整一番了。所以從現在起到明年年初的這幾個月裡面楊渥都不打算有大動作,儘量維持穩定就行了。
不過一些必要的調整還是要做的,所以在各地新的刺史到任後,楊渥便釋出了第一個命令,那便是各州對百姓進行重新登記造冊,編制新的戶籍。
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
戶籍制度是一種對全國人口進行管理的重要制度,不僅可以根基戶籍資訊掌握全國的人口情況,還能以此為基礎進行徵調賦稅、分配勞役以及徵集兵員。
所以歷史上各王朝對戶籍登記非常重視,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保證賦稅收入,往往在掌握政權的第一時間就對國家的戶籍進行整頓和制定。
如今的唐朝也不例外,對戶籍的管理比較嚴格,並且形成了一套專門的管理制度,規定國家每三年就會對各地戶籍進行一次排查,將所得的戶籍資訊一式三份,一份留縣,一份送州,一份送戶部。而收稅用的計帳則在戶籍的基礎上進行編制;並且為了儘可能的保證賬冊的準確性,一般每隔一年就會對計帳進行一次調整。
然而到了如今亂世,流民遍地,民不聊生,戶籍制度也隨之失去效用,與之相應的計帳則更是很長時期沒有調整了,以至於許多地方出現了還在用十幾年前的老賬本進行收稅的現象。
自從十年前楊行密徹底擊敗孫儒平定江淮以來,曾多次下令讓各地招撫流民,恢復生產,雖然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使得江淮恢復了一些元氣,但最重要的戶籍制度卻沒能重新建立起來。
倒不是說淮南就沒有有識之士提出要重新編制戶籍,而是任何政策都是需要人來完成的,在實行軍政分離之前,各地刺史都是由武將擔任,對民政方面不怎麼重視;加上這些年各種戰事激烈,各地刺史們往往忙於征戰,自然沒有時間去做這些事情。
這一次楊渥實行軍政分離,不僅將內地各州的刺史都換成了從節度使府選拔出來的文官,而且在邊境各州的刺史人選上也非常慎重,挑選的都是一些相對奉公守法,又有一定民政能力的武將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