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才有足夠的戰略縱深;反之,如果來自中原的軍隊在江北站穩腳跟,與江南政權隔江對峙的話,那麼千里江防,處處都可能成為對方的突破口。
所以十多年前楊行密徹底擊敗孫儒,重新佔據了廣陵後,沒過多久便大舉出兵北上,連續奪取了淮河南岸的壽州,泗州,楚州,濠州以及光州,然後依託這裡的有利條件建立了一條堅固的防線,作為對抗朱全忠的最前沿。
有了這條防線,淮南的戰略安全才得到了初步的保障,並且在八年前的清口之戰,一舉挫敗了朱全忠的南下計劃。
一般來說,從中原出兵征伐江淮的話,有東西兩條路線,其中走東線就是從楚州渡河,沿著大運河直撲廣陵。當年清口之戰時朱全忠便是選擇的這條路線,結果卻遭到了慘敗。
而這一次,朱全忠選擇了西面的路線,事實上這也是歷史上大多數中原征伐江淮時所選擇的路線,前秦苻堅和後來的周世宗柴榮都選擇了這條路線。
這是因為走西線的話,只要攻下壽州後,前方面臨的就是淮南平原,地勢平坦,就是有幾條大江大河也是水勢平緩,利於進軍;而即便戰事不利也可以沿原路退回便是,只要殿後的人不要過於無能,斷不致全軍覆沒。
但這條路的最大問題就是壽州這座堅固的城池。如果壽州城裡的敵人有足夠強的戰力,即使選擇繞開壽州而行,其後路和側翼也會受到極大的威脅。
所以要走西面路線的話,就不得不先行攻下壽州,至少也要先將壽州團團包圍起來。
九月中旬,梁軍集合完畢,開始渡河南下。
兵馬過萬便是無邊無際,更何況如今梁軍有二十萬大軍,若是全部放在一起的話,沒有哪一處戰場能夠同時容納這麼多計程車兵,同時後勤保障也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