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線的左右鎮武軍分別由李簡和王綰二人擔任都督,駐守鄂州的左鎮**由大將王茂章統領,江西的右鎮**由劉信統領,浙江的左天武軍由劉存統領。
至於剩下的張訓、周本、李承嗣、秦裴、朱思五人則留守金陵。
在駐守金陵的五個都督中,周本、李承嗣二人是楊渥的岳父,朱思和秦裴更是楊渥的親信,至於張訓則年紀已大,最近身體很不好,所以楊渥特意將他調回金陵來養病。
從這個分佈來看,楊渥顯然是在有意的加強對金陵駐軍的掌控力度,同時將已經在邊疆中經歷過戰火淬鍊的精銳兵力逐漸收攏到金陵來,進一步加強金陵的直屬力量。
到六月底時,各地的換防和調動已經基本完成,各種駐地的交接工作也已經落實到位。
不過這種大規模的調動還是給軍隊戰力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需要時間來進行整合。
於是某些勢力以為看到了機會,準備出兵來攻。
第三百九十二章劉崇景的冒險
武義元年七月,楚王馬殷見吳國因全軍調換駐地而出現了一定混亂的時機,以大將王環領兵兩萬攻打萍鄉縣。
萍鄉乃是袁州下設的一個縣,與湖南的領地交界,乃是吳國與楚國對峙的最前沿。
去年象牙潭之戰後,大獲全勝的吳軍趁勝大舉進攻,在短時間內就席捲了除虔州之外的整個江西之地,各方勢力紛紛棄城而逃,不敢抵擋。
萍鄉就是在那時候落入吳國手中的,並且作為最前線,在平時都有一千禁軍和三千廂軍駐守。
然而這一次的吳國各軍調換的過程中,雖說劉信統領的右鎮**已經抵達了江西,不過派駐萍鄉的一千禁軍此時卻尚未到位。
這樣一來,此時的萍鄉城中就只有三千戰力不怎麼強大的廂軍駐守,面對兵力是他們十倍的楚軍進攻,頓時就陷入巨大的危急之中。
訊息傳開之後,駐守袁州的禁軍將領都指揮使李德誠當即就開始為救援萍鄉做準備。
不過如今隨著吳國的建立,各項制度都開始走向正軌,各地將領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隨意出兵與敵軍交戰了。
雖然按照楊渥制定的規定,在戰時,如果情況緊急,當地駐軍可以在沒有得到上級允許的情況下便出兵與敵軍交戰。
不過在戰後卻需要彙報當時出兵的理由和經過等,並且會受到詳細的審查,以免出現有將領無故擅自動用軍隊的情況。
若是一般的將領,在此時肯定就會按照這條規定先出兵增援萍鄉,解除當地的危急之後再向右鎮**都督劉信匯報;然而李德誠這人卻是為人有些刻板,到了此時也不知變通,堅持要先派人去洪州向劉信匯報並得到允許之後才能出兵。
當然,李德誠雖然刻板,卻並非不知輕重的人,他一方面派人去洪州彙報,另一方面也在積極做著準備,只等劉信那邊允許之後便可以立即出兵。
同時按照他的估計,萍鄉的局勢雖然緊急,但只要當地守軍應對得當,堅守十天時間應該沒有問題。
而十天時間,足夠他在得到洪州那邊的允許後出兵抵達萍鄉了。
然而讓李德誠意想不到的是,當他還在袁州城中等待洪州那邊的訊息時,另外一位禁軍將領卻是已經離開他的駐地開始救援萍鄉了。
永興縣外,年紀輕輕就已經是指揮使,並且統領三千禁軍的劉崇景,臉上帶著輕鬆的笑意對他的好友、同樣已經是指揮使的陶敬昭說道:“陶兄何必擔憂?小弟此次出兵,雖說是沒有得到允許的,但只要能夠打勝仗,能夠迅速解除萍鄉之圍,想必大王也不會怪罪,反而會下令嘉獎吧!”
劉崇景乃是剛剛被冊封為宋國公的劉威的長子,而陶敬昭則是剛剛被冊封為鄭國公的陶雅的長子。
陶雅和劉威二人,因為有相似的背。景和相似的經歷,不僅當初同時被加封為巡撫,後來的幾次調動同樣是差不多的,就連最後得到的封爵都差不多,這麼多的相似之處,使得吳國眾人往往將二人聯絡在一起。
而劉威和陶雅二人也的確關係親近,在很多時候都是同進同退,這就使得他們的下一代劉崇景和陶敬昭二人也保持了極好的關係。
不過與陶敬昭不同的是,劉崇景對於自家父親如今只獲得了只能傳承到侯爵後才轉為世襲罔替爵位而感到不滿意,心中總是想著將他父親的爵位變成像李神福的魏國公那樣的世襲罔替的爵位。
他知道到了如今,他的父親基本上已經沒有了繼續領兵打仗的可能,所以要想實現自己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