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部分

儀全不知曉,不過他倒不必擔心失儀,雖然他身份特殊,可是現在其實連朝政的邊兒都還沒摸上,總的來說還是一個站崗的侍衛,沒有資格入殿哭靈行禮,只須在殿外控制各班侍衛,維持宮禁即可。

各部各堂的主事官員們悽悽惶惶地踏進朝殿中,便連許多甚少踏入宮門的公侯勳卿此時也都露面了。趙閒站在殿階下,見六部、三公從宮內走出來向遠處眺望等待,稍許地功夫,兩行太監簇擁著一乘肩輿走來,有人高聲唱道:“皇太子駕到!”

太子葉牧不懂得這許多規矩,又兩個首領太監一左一右攙著他,不時在他耳邊低語幾句,怎麼邁步,怎麼行禮,怎麼說話,太子葉牧神情恍惚,全沒了放蕩的勁頭兒,象個木偶似的一一照辦。

階上十餘位朝中老臣,匆匆奔下階來撩袍跪下,沈凌山泣聲道:“請太子入殿成禮!”

趙閒在一旁看到無聊,待他們都進殿去了,突然又聽到宮門外一陣呼天搶地的哭號。不得進入宮門的官員,聚在午門外痛哭,百官哭靈、守靈,趙閒也怕出什麼岔子,便帶著人去四城走走轉轉。

殿內,禮官出班唱儀。安老爺子、徐銘、解墨三名託孤大臣將葉牧扶上黃綢龍椅,百官趨前跪拜新君,山呼海嘯般的“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震屋瓦。

趙閒就在這辭舊迎新的呼聲中離開,在兩名舉著燈籠的親衛引領下巡視宮城去了,渾不知道大殿上宣讀先帝遺詔、再輕新帝下恩旨這樣循規蹈矩,一成不變的舊例禮儀,今天居然也會破天荒的出了岔子。他還沒有走出多遠,宮內已經和菜市場似的亂哄哄的了。

老皇帝自覺身體難愈時,已經對身後事做下了安排,這時司禮監掌印太監劉公公噙著眼淚奉上了老皇帝的遺詔,沈領山傳諭遺詔,頒佈新帝登基喜詔,然後宣佈新帝大赦天下、犒賞有功之臣。

這本來都是安排好的,所謂新帝恩旨,其實也是老皇帝留下的旨意,再牛的太子在先皇剛逝的時候,也不敢大張旗鼓的重建自己的領導班子,說到底還是老皇帝事先定下的主意。

作為太子老師之一,沈凌山知道當今太子比較頑劣,也沒在繁文縟節上要求,只要他好好坐著便是。沈凌山祭完老皇帝,擦乾了眼淚,先宣佈了先帝遺詔,並定明年為建始元年,然後領著文武百官三跪就叩拜見新帝。

隨後他又展開一道聖旨,以新帝的名義大赦天下:非待死,待審之囚一律赦免出獄,詔令免除農夫拖欠的三年以上部分的賦稅,這道表示新帝仁政的旨意宣完,第三道新帝加封、犒賞擁立之臣的恩旨便頒佈下來了:安塵、徐銘、解墨、沈凌山四人加封為上國柱,皇后蕭氏晉為太后等等…

舉凡新帝登基,股肱老臣都會有這種待遇,臣子們也習以為常了,反正這些職務雖然光彩,都是有祿無權的虛職,不會對現在的朝廷權力分佈有什麼影響,頂多對沈凌山恩寵有佳罷了,文武百官洗耳恭聽,也沒人吱聲,大殿內百十號人竟是鴉雀無聲。

剛剛成為建始皇帝的葉牧,聽到到是很認真,雖然只是三分鐘的熱情,可這三分鐘還沒有過了。

沈凌山唸完了聖旨,見葉牧正襟危坐頗為嚴肅,偷偷抬起袖子拭了拭額頭的冷汗,也算是送了口氣,還沒來得及做出表達,建始大帝突然發話了。

葉牧緊蹙著眉毛,奇怪地道:“沈愛卿,是不是漏了幾個人啊?”

沈凌山白白的臉上微微一僵,心裡咯噔一聲,這心又提了起來,他連忙展開聖旨,一目十行地掃了一遍,又扭頭向旁邊督念聖旨的太監詢問了一遍,這才如釋重負地道:“啟奏陛下,臣並無遺漏。”

葉牧聽了奇怪,他記得父皇說過雁翎、林志平、凌仙等日後都可委以重任,剛開始還說趙閒是他的股肱之臣,不過前天又變卦了讓他小心提防,而重用這些人的恩德應該由他親自給予,為何這以他的名義頒下的恩旨,卻沒有這些人的名字?

可憐的老皇帝帝若真的在天有靈,此時一定後悔沒有囑咐葉牧每件事情執行的具體時間。這才剛剛登基就大肆重用新人的話,你讓人家一幫老臣心裡怎麼想?

可惜葉牧明顯沒這個覺悟,微胖的手抬了抬:“不對,確是漏了幾人,東宮侍讀雁翎、凌仙二人,年輕有為,堪為棟樑之材,嗯……既然旨意上漏了,那回頭再補道旨意,就叫他們倆入吏部任個侍郎吧。”

葉牧大手一揮,直接給他玩的來的兩個好哥們封了官,心中還得意的緊。

沈凌山聽了這話,饒是他出神入化的武藝,也差點兒一個倒栽蔥從階上摔下去,區區兩個弱冠之年的黃